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6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心率的Poincare散点图量化指标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Poincare散点图是非线性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描述吸引子的形状,以往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图形样式的角度上,这给研究带来了描述上的不确定和应用上的不便。因此我们在散点图图形基础上提取出四个定量参数,它们是散点图面积、长轴、短轴和角度。并根据心率的散点图特点,研究出较有效的“龟爬行计数法”将四个定量参数在计算机上得到实现。将四个定量参数应用于临床冠脉病变患者的心率变异研究上,发现这四个定量参数可以很好地描述散点图,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提示这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究心电散点图配合动态心电图用于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且疑似心律失常的1 500例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心电散点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心律失常的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散点图B线斜率;采用Kappa一致性分析不同诊断方式诊断心律失常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974例心率失常患者经确诊为室上性早搏524例,心房颤动124例,室内差异传导89例,室性早搏237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为72.3%,心电散点图诊断检出率为83.4%,心电散点图配合动态心电图诊断检出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电散点图检查,室上性早搏患者及室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与心房颤动、室内差异传导患者B线斜率比较,室上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最大,室性早搏患者B线斜率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房颤动患者B线斜率与室内差异传导患者B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失常的灵敏度为72.3%,心电散点图检测心律失常的灵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血液科白血病诊断中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散点图异常情况,为白血病患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白血病患者早期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总计1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人群均进行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比血常规检测结果、散点图情况。结果 血常规指标比较,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水平(15.35±6.60)×109/L以及红细胞水平(7.85±1.35)×109/L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35±0.30)×109/L、(4.65±0.60)×109/L。观察组血小板水平(57.08±4.05)×109/L均值低于对照组(220.90±8.80)×109/L,经统计学计算P <0.05。两组受试人群血细胞形态及散点图异常情况分析,对照组血常规散点图共有5个区域,五分类有固定区域。观察组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AML-M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洛伦兹(Lorenz)散点图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图心率变异性(HRV)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3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作为心衰组;选取同期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30例非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HRV指标,包括时域频域指标:24 h内相邻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5 min R-R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50 ms占正常心动周期比例(PNN50)、HRV三角指数;频域指标:高频(HF)、低频(LF)、LF/HF;观察2组Lorenz散点图形态、散点图长度(L)及离散度(D);分析Lorenz散点图测量值与HRV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HRV频域指标SDANN[(73.56±34.309)ms]、HRV三角指数(24.99±10.91)和时域指标LF/HF(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3.13±23.41)ms、33.26±9.71、1.9],频域指标RMSSD(56 ms)、PNN50(21%)显著高于对照组(30 ms、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orenz散点图形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Lorenz散点图测量值D(174.71±74.1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76±9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衰组Lorenz散点图测量值L与D均与HRV频域指标SDNN、PNN50、HRV三角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RV时域指标HF、L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V指标、Lorenz散点图形态与离散度均与非心力衰竭患者有显著差异;Lorenz散点图测量值与HRV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
用Annexin V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欣  路菊 《检验医学》2005,20(6):598-599
我们在近年的研究工作中用Annexin V流式细胞术观察多种细胞在不同处理方法下凋亡发生的情况,现介绍一些正确开展此项实验的体会.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Lorenz散点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2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并分析心电Lorenz散点图情况,比较两组HRV测值及Lorenz散点图形态。结果观察组的DC、SDANN、SDNN、rMSS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彗星状、复杂状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出现扇形状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orenz散点图为鱼雷状、彗星状、复杂状的患者中,HRV正常范围占比分别为68.75%、91.56%、88.42%。室性并行心律、房性并行心律的B线斜率数值为无穷大,其次为窦性心律。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与各种心律失常散点图形态特征具有较好对应性,而心电Lorenz散点图可反映HRV情况。  相似文献   
67.
武求花  龚春  武洪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515-4519
背景 房性期前收缩(PACs)的潜在危害性已逐渐受到重视。对于频发、提前率大的PACs,其检出率尤为重要,动态心电图是此类心律失常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传统模板分析法(简称模板法)临床运用已久,分析比较耗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心电散点图及其逆向技术(简称散点图法)是一种新的诊断技术,能对PACs进行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nPACs)患者心电散点图的特征进行总结,结合逆向技术与2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相鉴别,进一步提高PACs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就诊的心律失常患者108例,nPACs≥100次/24 h患者作为A组,2度Ⅰ型AVB患者作为B组。A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分别通过模板法及散点图法进行分析,对PACs、nPACs、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总心搏数的数量进行比较。运用《几何画板》对A组未下传的前、后点集与B组阻滞前、后点集的直线斜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前、后点集关于45°等速线的对称性进行比较。结果 模板法PACs、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检出数量小于散点图法,总心搏数检出数量大于散点图法(P<0.05)。A组PACs未下传或B组阻滞前、后点集的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未下传前点集直线斜率倒数与后点集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阻滞前点集直线斜率倒数与后点集直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散点图法不仅可以快速识别动态心电图中的nPACs,而且可以统计其数量,提高PAC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以及与2度Ⅰ型AVB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68.
目的P53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应激时呈活化型,调控细胞周期和程序性死亡抑制肿瘤生长,通常,通过各种机制P53呈非活化状态,其中包括P53C-末端负调控序列的作用。该研究目的是制备携带垒长和缺失这些负调控序列P53两种重组腺病毒和用流式细胞仪散点图(Flow cytometry scatter plot,FCM)检测人肺癌细胞外源绿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表达。材料和方法利用pAdEasy-Track载体系统,构建两种P53重组质粒并在细菌中产生重组体,转染L293细胞产生三种重组腺病毒。三种不同浓度病毒分别感染人肺癌801D细胞,FCM分析GFP表达。结果测序证明重组腺病毒:Ad—P53(del)缺失p53C-末端终止密码子前111个碱基和非编码区,Ad—P53(wtp)没有P53碱基缺失。Ad(empty carrier)无P53。FCM scatter plot显示三种病毒感染801D细胞表达GFP百分率接近并随病毒浓度递增。801D包含了不同荧光强度比率的细胞。结论构建和制备了去C-末端P53和全长p53两种重组腺病毒,Ad—p53(del),Ad-p53(wtp)及空载体Ad-(empty)。流式细胞仪散点图证明该病毒试验系统可靠,可定量外源GFP表达,为病毒感染细胞选择浓度提供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观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Lorenz散点图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5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回顾分析其Lorenz散点图。结果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的散点集位于45°线,呈一分布,共11例(73%);3例(20%)伴频发室性早搏的散点集呈远端三分布;1例(6%)伴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位于45°线中段。结论通过对Lorenz散点图的形态分析及逆向技术的应用,在面对大量的动态心电图需要分析时,不但能够快速诊断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且能够对患者的阻滞部位、预后及猝死风险快速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正临床心电散点图学是关于解读心电大数据的方法和方法学的学问。普通心电描记技术是将心脏搏动的电活动"翻译"为心电图波形,以便观察和研究心电的发生、变化和障碍,由此而形成的学问,便是"心电图学"。"心电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为心脏,基础是心搏,使用的人工语言是"波形";"心电散点图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心电波形(心室搏动的R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