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7篇
  免费   1294篇
  国内免费   304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17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928篇
内科学   1020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26篇
特种医学   1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515篇
综合类   4015篇
预防医学   1614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1981篇
  17篇
中国医学   2226篇
肿瘤学   121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410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832篇
  2012年   999篇
  2011年   1107篇
  2010年   1012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938篇
  2007年   909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770篇
  2004年   671篇
  2003年   571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王士贞 《新中医》1995,27(5):23-24
中医辨治放射性脑脊髓病9例临床报告王士贞放射性脑脊髓病(简称放射性脑病)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后遗症。我们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以自拟活血健脑方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放射性脑病共9例,全...  相似文献   
52.
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可行性及安全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3μCi的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植入正常兔腹主动脉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6只兔随机分为放射性支架组(n=8)及非放射性支架组(n=8),分别于腹主动脉内植入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和不具有放射性的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于3个月后处死两组动物,肉眼观察支架局部有无血栓形成,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支架局部血管的结构改变;生化法测定肝功、肾功;骨穿涂片观察骨髓象。结果:放射性支架组新生血管内膜厚度明显低于非放射性支架组,新生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SMCs)明显减少,中膜的厚度和SMCs与非放射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血管内膜均完全内皮化,无血栓形成;两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尿素氮、肌酐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动物的骨髓增生均正常。结论:2.3μCi的放射性NiTi合金血管内支架可减少血管新生内膜增生,对血管中膜、邻近重要脏器及骨髓造血无影响,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皮肤癌应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5例基底细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汗腺癌患者,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病灶部位进行持续照射。在粒子植入术后局部使用化学药物搽敷,有2例患者同期加用全身化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肿瘤完全消退(CR),1例部分消退(PR),1例无变化(NC)。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皮肤癌,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经济实惠,对缺少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4.
2003年1月24日,常熟口岸进口一批铅矿砂,装在18只集装箱中,计399.85吨。发货人为美国某公司,供货人为保加利亚某公司,收货人为常熟某贸易公司。通过对该批货物的放射性监测,发现其集装箱外7辐射剂量当量率最高处达5.52μSv/h,超过本底值(0.12tμSv/h)46倍,超过国家标准5.52倍。立即采样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放射性核  相似文献   
55.
霉菌性食管炎比较少见,现将我院病理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1975~1991年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35例,男16例,女19例,普查拉网17例,1990~1991年门诊诊断18例。全组平均年龄50岁,病变中段25例,下段7例,上段3例。病理分型:隐伏型1例,糜烂型16例,斑块型18例。细胞学特点:拉网涂片背景清晰,癌细胞量少,清楚散在;内窥镜刷片背景较脏,癌细胞多成团分布、量多、分化低,部分癌细胞有退变现象,重增细胞也较多。要重视对有症状病人进行检查;要充分重视食管炎与食管癌的关系,在门诊要把内镜、X线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对食管有糜烂改变等符合食管炎的病例要作病理定性诊断;对重增患者应进一步检查以及定期复查追踪观察;根据高发地区情况和食管癌现有的研究水平,要寻找可收到与普照一样的效果而且具有长期性的战略战术,就是在高发地区各级医院建立专科诊断点,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从而给广大患者早期诊断和从中发现早期癌。  相似文献   
57.
放射治疗是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放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损伤口腔黏膜及唾液腺等组织。中医认为放谢线系火毒,最易伤津耗气,病机关键是虚、火、瘀,治疗上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综合近年来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成果,予以归纳,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
1 临床资料本组头皮缺损并颅骨外露患者12例,其中男11例、女1例,年龄6~58岁。致伤原因:电击伤8例、火焰烧伤2例、恶性肿瘤术后行放射性治疗致缺损创面1例、良性肿瘤外敷中药致慢性溃疡创面1例,伤后2 h~5年就诊。头皮缺损面积为8 cm×6 cm~16 cm×10 cm,颅骨外露面积为2.2 cm×1.0 cm~8.0 cm×6.0 cm。11例行头颅 CT 检查,示颅骨外板部分坏死或缺损9例、脑组织受损1例、无异常1例。  相似文献   
59.
王水侠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317-1318
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对25例反流性食道管炎(GERD)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0.
70 %的早期胃癌患者无典型症状 ,尤其是贲门癌[1] 。由于贲门癌位置结构特殊 ,早期症状隐匿 ,易与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等疾病混淆 ,临床易被误诊。本文收集了 1998~ 2 0 0 2年我院附属医院误诊的 4 8例贲门癌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仅限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