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12篇
内科学   20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99篇
外科学   1255篇
综合类   1873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10篇
  5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260例应用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57例(98.8%)患者取净结石,3例患者经胆道镜检发现肝内胆管狭窄并巨大结石嵌顿而再次手术,平均取石2.7次。结论:网套法、冲洗法、推石法、咬石法和电击碎石法等多种取石技巧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胆道残余结石的取净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 997年 5月~ 2 0 0 1年 5月 ,对 2 0例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病人在术中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术 ,降低了胆总管探查阴性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0中男 8例 ,女 1 2例。年龄 2 8~ 84岁 ,平均 5 1岁。行急诊手术 1 2例 ,择期手术 8例。术前有“胆源性胰腺炎”病史 2例 ,术中发现胆囊内有细小结石且直径小于胆囊管内径 5例 ;胆总管增粗、壁厚 4例 ;有畏寒高热 2例 ;有黄疸史 7例。本组病例均行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术。其中 1 8例造影阴性而未行探查术 ,2例可疑 ,经探查有结石 1例 ,阴性 1例。2 操作方法术中在切断胆囊管时 ,保留约 …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7年9月-2004年9月,对需要行回肠末端或结肠减压的患儿,采用阑尾切除,经阑尾残端回肠减压术治疗14例,其中胎粪性腹膜炎3例,回肠闭锁7例,肠重复畸形2例,结肠穿孔2例,均起到良好作用,提高回肠末端或结肠一期吻合的成功率。现将临床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拔除T管致胆汁性腹膜炎八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8例,占同期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总例数的2.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会勤 《现代保健》2009,(11):95-96
胆总管结石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传统治疗的方法是开腹手术行胆总管探查、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进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已经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而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及良性病变的主要措施,以其创伤小、恢复快、进食早、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rizi综合征的早期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48例Minizi综合征患者,其中28例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其余经保守治疗好转后改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无效改手术治疗,并辅以抗炎、支持等治疗方法。结果:经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疗效满意,预后较好。非早期手术者,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1例死亡。结论:Mirrizi综合征的早期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为7%~10%[1],其中10%~15%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2~4],而且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能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目前,有多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方法,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LCBDE)。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EST联合LC和LC…  相似文献   
18.
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方法。在全面分析评价病人全身状况及病灶局部条件,决定手术探查后,如何实施具体手术操作成为整个治疗过程的中心环节。虽然专科医疗中心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已可分别达到70%和40%左右,但在很多医院有为数不少的原本有可能获得病灶完整切除的病例,由于认知、观念、经验或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最终仅行姑息性减黄处理。术中如何准确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是顺利实现治疗预案和全面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的前提。现就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术中判断技巧谈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峰  张凯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43-143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手术中探查阴性的原因。方法:回顾135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或胆总管切开探查加“T”管引流术中27例探查阴性的病例的原因。结果:多种原因引起黄疸或B超误诊为胆总管结石是导致探查阴性的主要原因。结论:ERCP、PTC、术中胆囊造影和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合运用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减少探查阴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脾破裂处理方法是剖腹探查、脾脏切除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脾脏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非手术保脾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并经实验证明是安全可靠的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重要手段。本院自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非手术治疗脾破裂56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