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72篇
中国医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刘春兰  邓义红  杜宁  杨林 《中药材》2008,31(1):101-104
采用热水浸提醇沉法从新疆雪莲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XL.此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多糖XL31.XL31经检测为纯多糖.对新疆雪莲多糖XL31进行清除自由基活性及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XL31对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效果,但对脂质自由基的清除效果不明显;XL31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真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三叶委陵菜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致龋齿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乙酸乙酯萃取三叶委陵菜根,测定其最低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8148和茸毛球菌S.sobrinus6715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提取及纯化过程的性质推断,其有效成分为三萜类化合物。结论:三叶委陵菜根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致龋齿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薛坤 《天津中医药》2008,25(1):71-74
[目的]建立15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实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分.[结果]根据回收率实验结果,补肾强身丸、补肾抗衰片、通脉三号胶囊、肾消颗粒、白庇丸、清肺化痰胶囊6种供试品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高于70%,证明无抑菌现象;通脉合剂、调脾生血合剂、消渴脂黏胶囊、心舒宁片、振萎胶囊、健胃合剂、小儿通便合剂、清热利湿合剂8个品种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抑菌作用;而针灸外洗液抑菌作用强,必须采用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才能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补肾强身丸、补肾抗衰片、通脉三号胶囊、肾消颗粒、白庇丸、清肺化痰胶囊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通脉合剂、调脾生血合剂、消渴脂黏胶囊、心舒宁片、振萎胶囊、健胃合剂、小儿通便合剂、清热利湿合剂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针灸外洗液按离心集菌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伤科黑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选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实验所规定的试验菌株,采用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实验测定其是否含抑菌成份.结果:按照供试液制备方法,分别污染5种代表试验菌株,回收率均可达70%以上.结论:伤科黑药膏所采用的验证方法可以消除药品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检出污染的微生物,使测定结果准确,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5.
不同生长期的低毒大麻茎皮浸膏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麻系桑科(Maraceae)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名Hemp,拉丁文名Cannabis sativaI,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大麻是地球上大部分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能生长的一种强韧、耐寒的草本植物,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作物,除了极地和热带雨林外,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可以生长[1]。由于大麻含有使人成瘾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夹竹桃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提取方法制备夹竹桃叶提取液,用二倍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夹竹桃叶不同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醇提液的抑菌效果好于水提液和醚提液,且以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效果最佳。结论夹竹桃叶的醇提液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7.
钱生稳  戴红娟  钱春红 《中国药师》2007,10(10):1038-1039
紫杉醇是具有明显抗肿瘤特性的二萜酰胺类化合物,1983年进入临床,特别是对卵巢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有突出疗效,对铂耐药的卵巢癌疗效较好。于1994年在中国上市,国产的紫杉醇注射剂1998年开始上市。为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需进行无菌检查。  相似文献   
68.
马齿苋提取液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万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05-2206
目的观察马齿苋提取液体外抗菌实验效果。方法用临床分离的志贺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受试菌。采用几何级稀释法测定马齿苋提取液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马齿苋对志贺菌、大肠埃希菌抑菌效果较强,MIC范围分别为7.81~0.97g·L~(-1)和31.25~1.95g·L~(-1),MIC_(50)和MIC_(90)分别为3.90,7.81g·L~(-1)和7.81,31.25g·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抑菌效果较弱,MIC范围均在125.00~3.90g·L~(-1)之间,MIC_(50)和MIC_(90)均为31.25和62.50g·L~(-1)。结论马齿苋对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69.
采收,加工,植物基原对乌梅抑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沈红梅  乔传卓 《中药材》1994,17(8):24-27
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法及不同变种加工成的乌梅抗6种常见肠道致病菌的作用分别进行了体外测试,并比较了乌梅中主要有机酸及其中性盐的抑菌效果。明确了采收、加工、植物基原对乌梅抑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