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15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1374篇
耳鼻咽喉   2229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902篇
口腔科学   1008篇
临床医学   6322篇
内科学   3833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974篇
特种医学   19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589篇
综合类   11396篇
预防医学   1407篇
眼科学   680篇
药学   4055篇
  74篇
中国医学   2506篇
肿瘤学   605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830篇
  2022年   776篇
  2021年   964篇
  2020年   1090篇
  2019年   1104篇
  2018年   524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988篇
  2015年   1184篇
  2014年   1954篇
  2013年   2047篇
  2012年   2688篇
  2011年   2710篇
  2010年   2812篇
  2009年   2765篇
  2008年   2626篇
  2007年   2435篇
  2006年   2362篇
  2005年   2171篇
  2004年   1873篇
  2003年   1911篇
  2002年   1591篇
  2001年   1303篇
  2000年   986篇
  1999年   780篇
  1998年   746篇
  1997年   763篇
  1996年   642篇
  1995年   601篇
  1994年   428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介绍口腔黏膜补片用于尿道狭窄尿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用口腔黏膜替代修补尿道狭窄.结果用口腔黏膜替代尿道黏膜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护士和术者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椎板减压后复位,用棘突或髂骨植于一侧开槽处扩大椎管,并进行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植骨,对54例随访病人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和CT进行比较。结果:随访6—39个月,临床优良率为81.1%。随访X线片显示椎板明显后移,CT测量与术前对比显示椎管内径扩大明显。结论:椎管扩大成形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43.
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强化椎体和稳定脊柱,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转移性椎体肿瘤等引起的疼痛和椎体不稳。但术中骨水泥的应用对心血管影响较大,容易导致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尤其对老年患者影响更为剧  相似文献   
4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9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76髋)进行了平均5.6(2.5~10.5)a的随访。[结果]至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8(4~51)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5.2(55~94)分,优良率为89.5%。1例感染行Ⅱ期翻修;2例在扩髓时出现股骨颈或股骨距裂缝骨折,但未到达小粗隆以下,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足下垂,术后3个月后恢复,1例深静脉血栓,余病例无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9.2%(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5.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咽通气道法是用“S”型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面颊的两侧。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固定方法易脱出,清洗时胶布很难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1个小孔,从两侧小孔各自穿一绷带。当气管插管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打结固定即可。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避免使用胶布造成的皮肤过敏。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075000$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46.
目的:运用软硬腭前移的手术方法扩大鼻咽下口,改善因鼻咽部狭小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暂停症状。方法:手术切除硬腭后份使其缩短、悬雍垂软腭成形并将软腭拉向前,扩大鼻咽下口。结果: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及客观评价疗效满意。结论:软硬腭前移鼻咽下口扩大显著改善鼻咽下口狭小导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7.
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与临床疗效。方法1994~2004年分别使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内固定组43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46例)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共89例,随访并比较分析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内固定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与置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24~56个月(平均48.5个月)的随访;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内固定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79.6分,置换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90.4分,两组术后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rdenⅢ型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宜首选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年龄相对较大(>65岁)的GardenⅢ、Ⅳ型患者宜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治。方法:45患者就诊时均行鼻窦内镜检查、鼻骨侧位片和鼻窦CT检查。均在鼻窦内镜下行鼻骨骨折复位术和鼻中隔成形术。结果:1例患者术后鼻外形改善不明显外,其余均得到治愈。结论:鼻窦内镜检查并酌行CT扫描是确诊鼻中隔骨折的主要手段,鼻骨骨折整复术同时可行鼻中隔成形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口腔、咽、食管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3月-2005年12月,采取口服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总结。结果:25例病人均治愈,无创面感染、食管狭窄、腹泻等并发症。结论:MEBO对口腔、咽、食管等上消化道部位黏膜烧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着重介绍可控射频消融辅助上气道手术(coblation assisted upper-airway procedure,CAUP) 对中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全方位进行治疗的方法、优点及术前术后疗效观察结果.方法 根据术前定位诊断的结果,对33例OSAHS中老年(55~73岁)病人上气道不同部位如下鼻甲、软腭、悬雍垂、扁桃体、舌根及舌体等部位进行射频组织减容(Radiofrequency volumetric tissue reduction,RFVTR)治疗,必要时配合实施腭咽肌切开术,扩大软腭后气道.术后半年和一年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随访.结果 全部33例病人顺利接受CAUP治疗,术后PSG随访资料综合疗效评价:治愈9例(27.2%),显效19例(57.6%)、有效3例(9.1%)、无效2例(6.1%).术前术后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意义.结论 RFVTR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技术,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痛苦小、可重复、简化术后护理、恢复速度快、尤其老年病人极容易接受; RFVTR结合腭咽肌切开术构成一个新的CAUP治疗体系,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和临床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