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59篇
  免费   1553篇
  国内免费   883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20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1080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6483篇
内科学   4203篇
皮肤病学   396篇
神经病学   444篇
特种医学   16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1789篇
综合类   12423篇
预防医学   1904篇
眼科学   276篇
药学   4659篇
  38篇
中国医学   3710篇
肿瘤学   4504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546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627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645篇
  2013年   1543篇
  2012年   2140篇
  2011年   2342篇
  2010年   2187篇
  2009年   2242篇
  2008年   2793篇
  2007年   2552篇
  2006年   2384篇
  2005年   2519篇
  2004年   2266篇
  2003年   2179篇
  2002年   2082篇
  2001年   1831篇
  2000年   1418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971篇
  1997年   853篇
  1996年   848篇
  1995年   694篇
  1994年   477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360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9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微小RNA-355(mir-355)的表达变化及与肿瘤肿瘤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90例PHC患者(PHC组)、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健康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组的血清mir-355水平,并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水平、病灶数目、病灶直径、是否发生脉管侵犯、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结果PHC组、对照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PHC组的血清中mir-35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多发、病灶直径≥5cm、发生脉管侵犯、低分化、TNM分期(Ⅲ期+Ⅳ期)的PHC患者血清mir-355水平低于病灶单发、病灶直径5cm、未发生脉管侵犯、高中分化、TNM分期(Ⅰ期+Ⅱ期)的PHC患者(P0.05);不同AFP水平PHC患者的血清mir-35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血清mir-355的表达水平下调,并且与PHC的病灶数量、大小、是否发生脉管侵犯及分化、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正上海市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永明教授,长期从事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学验俱丰,对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有着丰富且独到的经验,余有幸随师临证,遂将周老师之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肺癌作为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气促、声嘶、面部水肿等,可向肝、脑、肾等重要器官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肺癌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病早期临床无明显特殊症状,易被忽视,一旦确诊多已是晚期,失去最佳手术机会,临床主要采用药物配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1]。培美曲塞加顺铂(PC方案)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疗效好,现也常用于治疗NSCLC,但其单用效果不够理想,且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影响预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