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3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73篇
预防医学   135篇
药学   2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5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长寿》2015,(4):74
60岁不显老90岁少生病免疫力低下、三高、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肝炎、失眠多梦、眩晕、心悸气短、气管炎、哮喘、体弱多病、衰老人群适用灵芝孢子粉让我们更长寿!很多人问我:"灵芝孢子粉是干什么的?"我可以简要地回答你人参是大补元气的,冬虫夏草是补肾的。但灵芝孢子粉,我很难用一句话来回答。如果硬要找一句话,这句话应该是:"它能让我们更长寿。"  相似文献   
82.
通常认为心悸由心律失常引起,但在临床上有心悸感觉的人检查可没有心律失常,而检查有心律失常的人可没有心悸感觉。有研究表明,心悸感觉不仅与心律失常有关,也有可能与心理障碍有关,这应该引起重视。了解和研究心悸、心律失常及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在临床上正确处理这类患者。  相似文献   
83.
患女,32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0年,腹胀、下肢水肿6年,发热1周于2004年2月入院。患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症状逐渐加重,1998年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1999年在当地医院考虑为渗出性心包炎,行心包开窗引流术治疗,引流液为漏出液,约1100ml,心包活检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并玻璃样变,小血管增生并少量出血。术后症状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84.
短Q-T间期1例     
患者男性,76岁.因咳嗽、咳痰、气喘、心悸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糖尿病10余年.查体:体温37.5℃;脉搏11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60/110mmHg.临床诊断:①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②高血压病;③糖尿病.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115次/分,P-R间期0.18s,Q-T间期0.28s,QRS时限0.10s,Ⅱ、aVF导联ST段下降0.05mV,Ⅱ、Ⅲ、aVF、V4、V5、V6导联T波倒置.图1B示:未见窦性P波,考虑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64次/分,Q-T间期0.30s,QRS时限0.10s,V1~V6导联ST段抬高0.15~0.60mV,T波直立.  相似文献   
85.
86.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ACS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出现心悸不适,重者出现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危及生命.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ACS心律失常患者7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以“胸闷、心悸5天”为主诉入院。5天前患者无任何明显诱因出现阵咳、轻微腹泻2次,继之出现心悸,胸部憋闷感、堵塞感、压榨感,伴暖气、疲乏无力、头晕;无恶心呕吐、恶寒发热,无口唇、肢体麻木,无关节痛及皮疹。由于症状不明显,患者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当天上午,患者感症状明显加重,胸闷、心悸、头晕难以耐受,遂到我院就诊,门诊以“病毒性心肌炎”收治住院。  相似文献   
88.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72岁,已婚。主因“劳力后心悸、气短40年,加重伴少尿、下肢浮肿2年,黑便1个月”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1966年因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就诊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1997年于阜外医院行主动脉瓣、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常规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近半年来剂量3mg 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 atio,INR)2~2.5。2年前心慌气短加重,尿量减少,下肢浮肿,并逐渐加重,经检查发现“三尖瓣大量返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阴火理论为李杲所创,其核心内涵为脾胃气弱,气火失调,升降失序。心悸为临床常见病症,临床上多见心悸心慌伴心烦、疲倦乏力、纳差便溏,属心脾虚弱证的病例。郭志华教授为湖湘名医,尤擅治心血管疾病。基于临床实践,郭志华教授认为阴火与心悸的病理关系以元气受损,气火失调,阴火炽盛,心神失养为基础,擅从阴火论治心悸,常以调气为要,健脾为重,补益脾气,充养元气,调畅气机,论治心悸疾患,往往收获佳效。  相似文献   
90.
周瑾  纪立伟 《中国药师》2020,(7):1383-1384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1月余前开始血糖控制不佳,偶有低血糖现象发生,曾间断使用过多种降糖方案,如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于2019年9月7日入院。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级;血脂异常。患者2006年外院行冠状动脉CT检查,自述狭窄<50%,否认药物不良反应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现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po,qd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po,qn调脂,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po,q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