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2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3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573篇
预防医学   135篇
药学   2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45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辨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2年来以温补心之气阳为主,佐以理气、化痰、活血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17例患者,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2.
心悸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惶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症的一种病症.见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冠心病及某些胃肠道疾病.临床上辨证可分为六型,我们根据不同证型进行了辨证施护,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3.
鄂湘川黔四省边界的土家族苗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为本民族的医疗保健、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发掘祖国医学遗产 ,使土家族苗族医药中的宝贵经验传之于世 ,推广应用 ,笔者不揣浅陋 ,试将早年在基层工作时 ,学习到的一些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予以整理 ,并陆续奉献给同道。希冀有关专家不吝赐教 ,使土家族苗族医药得以弘扬推广。1 咳 嗽方 1:胡桃肉、杏仁、冰糖 (配方比例 3∶2∶1)用法 :将胡桃肉、杏仁用火炒黄 ,共研细末 ,调合冰糖装瓶备用。每日早晚各 1次 ,每次服 15g ,3个月为 1疗程。按 …  相似文献   
44.
陈小丹 《新中医》2003,35(7):65-6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大黄、人参、桂枝、半夏、生姜、大枣、铅丹、茯苓、龙骨、牡蛎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镇惊安神作用,虚实兼顾。原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收效颇佳。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45.
痰饮致病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饮的产生 ,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有关。其形成之后或停滞于脏腑而阻遏气机之升降 ,或流窜于经络而影响气血之运行 ,所以痰饮致病病种特多 ,证候繁杂 ,不仅能变生怪证异候 ,而且还能兼夹他邪伤人 ;痰饮之物 ,其性粘滞 ,一经形成则胶着难去 ,故又具缠绵之性。痰饮致病有以下特点 :1 变化多端 ,致生百病古人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指出了痰饮发病之广。痰饮所致的疾病 ,病种特多 ,证候繁杂。饮一经形成多停滞留阻 ,痰一经形成 ,不但能停滞 ,而且还能随气而动四处流窜 ,内而脏腑筋骨 ,外而肌肤腠理 ,全身各处无所不至。…  相似文献   
46.
心脑血管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故预防治疗尤为重要.据近年临床报道,中医从瘀论治心病者,逐年增多.王翘楚教授治心病主张从脏腑人手,调和气血,平肝益气.中医的一脏,涉及西医多脏器,而西医一脏之病,也涉及中医五脏之气血.故从平肝、柔肝、补肾着手,兼益气活血,以提高整体功能.现举心悸病案述之.  相似文献   
47.
祛风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多认为与寒凝、痰滞、血瘀及心肾两虚有关,临床以活血化瘀、宣痹通阳、化痰祛浊和益气扶正等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心绞痛发作,有时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每在  相似文献   
48.
《伤寒论》“悸”的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民所致,另有邪郁少阳,了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40岁以下6例,40岁至50岁8例,50岁以上6例。因冠心病引起心悸8例,其余是功能性心律失常的12例。均为内科急诊病例,采用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扇扫、胸部正倒位片等检查确诊。2诊断依据本组均表现为烦躁不安,神情不定,神不守舍,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数或心悸,气喘,胸闷胸痛,舌苔淡白脉细弱或无力,面色萎黄,气短神怯,健忘怔忡,脉弱无力,虚烦不眠,咽干盗汗,腰腿酸软,脉虚数的临床症状。本病特征:无论是虚证实证,做心电图均提示心动过速,或伴有心肌供血不…  相似文献   
50.
杨昌宁 《新中医》1998,30(1):50-51
泽泻汤出自《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由泽泻、白术2药组成。具有利水除饮,健脾制水之效。药味虽简,但辨证得当,其效如鼓应桴,兹将验案3则举例如下。1眩晕伍某,女,55岁。眩晕乃其夙疾,每年均有发作。病发头晕如乘舟车,闭目不得睁,静卧恶动,动则呕吐痰涎,伴面色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此次因操持家务,疲劳过度而发,症如上述,舌胖淡、蓄水滑,脉沉弦。X线片示第3-4颈椎轻度骨质增生。心电图、脑电图均正常。证属脾虚不运,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治宜蠲疾祛饮。处方:泽泻30g,白术15g。每日1剂,水煎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