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0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17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133篇
内科学   955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3495篇
预防医学   110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607篇
  15篇
中国医学   699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81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与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测定113例常规尿蛋白阴性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以〉2.5mg/mmol为诊断糖尿病肾病标准,并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及血糖情况。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与正常组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但糖尿病肾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越差,其尿微量蛋白/尿肌酐阳性率越高,其肾病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尿肌酐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达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值(2hPBG)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Malb/Cr)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空腹血糖〈7.0mmol/L的T2DM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Malb测定用免疫比浊法,Cr用氧化酶法,HbAlc用亲和层析高效液相法,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比较两组以上四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全部T2DM患者Malb/C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hPBG及HbAlc未达标者Malb/Cr明显高于2h PBG和HbAlc达标者,也高于2h PBG和HbAlc任一项达标者。结论T2DM患者FBG控制达标后,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依然会使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故糖尿病人要同时重视FBG、2hPBG、HbAlc及Malb/Cr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罗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gt40例。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10mg1次,日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罗格列酮4mg 1次,日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IG),尿微量白蛋白(Al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素氮(BUN)、NN(Cr)、糖化血红蛋白(HbAIC)。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A1B、FPG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罗格列酮能够有效地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付国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64-1965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测定血尿患儿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试验要求,均留取晨尿送检,以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急性肾炎、肾病组尿微量自蛋白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尿路感染、一过性血尿、肾外感染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作为血尿待查的早期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微量泵入胰岛素在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高血糖及其强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SAP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微泵组)和传统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传统组)。当血糖〉13.9mmol/L以上,开始剂量为0.1U/(kg·h^-1)的速度泵注或滴注胰岛素。每2h用血糖仪测指血糖,2h后血糖无下降,将剂量加倍。当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根据VANDENBERGHE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微泵组控制血糖至13.9mmol/L所需时间、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值、ICU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微量泵入胰岛素控制SAP高血糖较传统静脉滴注胰岛素能迅速、平稳、精确、有效、安全地降血糖.在血糖基本平稳后的强化治疗中能保持血糖稳定.减少了ICU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96.
ASPCR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检测微量HIV-1 K103N耐药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ASPCR)方法,用于微量K103N耐药突变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首先建立检测K103N耐药突变的ASPCR方法,然后对方法进行验证,最后采用ASPCR方法检测对照样本.构建含K103N突变的质粒作为标准品,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用以区分野生型和突变型模板,采用SYBR green法进行实时定量PCR,并绘制标准曲线.分别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模板,根据二者Ct(cycle threshold)值结合相应的标准曲线判断是否存在K103N突变及突变比例.对ASPCR检测K103N突变位点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结果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引物扩增等量野生型模板的Ct值之差(△Ct)可达13.56;当突变比例小于0.1%时仍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批内变异系数小于0.7,批间变异系数小于1.6;检测灵敏度可达0.01%.检测阴性对照样本的△Ct显著高于临界值,阳性对照样本检测结果均为刚性.结论 ASPCR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HIV-1微量耐药突变的方法,可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7.
李坚  王艾琳  宿丽娟 《解剖学报》2009,40(3):507-509
目的 观察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的变化情况. 方法 利用载玻片法形成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结构,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阶段的生物膜形态,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量稀释法检测浮游状态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性,用二甲氧唑黄(XTT)减低法获得生物膜耐药性的变化情况. 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耐药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不断增强,比游离态菌高100倍以上. 结论 成熟生物膜与耐药性增强有明显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影响.方法:将5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降压药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仅服用降压药,2组均连续服药12周,治疗前后监测清晨空腹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MAU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相似文献   
999.
陈凯  张佳  卢薇娜  郑芬萍  李红 《浙江医学》2011,33(10):1536-1538
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在逐年增加,在美国,43%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8%的糖尿病患者可见大量白蛋白尿[1]。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CHD)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因疑诊CHD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87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衡量尿微量白蛋白(MAU).结果 MAU阴性者CHD发病率显著低于MAU阳性者(P<0.01),MAU阳性者出现1、2、3支冠脉病变率和冠脉病变血管支数、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MAU阴性者(均P<0.05) ACR值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且任意冠脉病变支数组之间ACR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CR值与Gensini总积分存在正相关(r=0.593,P<0.01).结论 MAU定性和定量均能反映非糖尿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