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0篇
  免费   1499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904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434篇
综合类   6782篇
预防医学   89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809篇
  23篇
中国医学   21010篇
肿瘤学   70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61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557篇
  2020年   573篇
  2019年   500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1734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1910篇
  2011年   1998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1764篇
  2008年   2059篇
  2007年   1793篇
  2006年   1677篇
  2005年   1672篇
  2004年   1674篇
  2003年   1621篇
  2002年   1367篇
  2001年   1055篇
  2000年   912篇
  1999年   642篇
  1998年   634篇
  1997年   510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64篇
  1993年   275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13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分阶段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穗宁  烟建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44-184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排便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泄泻,或便秘、泄泻交替等.本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为探求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笔者选择2000年1月-2004年6月间门诊患者30例为治疗观察对象,分3个阶段组用中医五脏整体病理观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瘘的有效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1年2月—2005年8月16例上消化道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辨证施治,辨证施护。结果本组16例中12例治愈,治愈率75%;3例死亡,病死率1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瘘,配合辨证施护,能够缩短病程、降低费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3.
冠心病中医辨证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对其辨证早有认识。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日益发展,中医对其辨证不仅从宏观方面,还从微观角度进行积极探讨,取得一定成绩。兹将近五年中医对冠心病辩证研究作一概述。1冠心病的宏观辩证经过大量临床观察与文献整理等工作,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本虚标实证候。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是其四大发病因素,其病位在心。《请病源候论》指出“心为诸胜主而藏神,其心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但心与肺脾肝肾无术密切相关,肺牌肝肾四脏功能失调都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研究《金匮要略》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于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上,而不是某些证或某些方。这里涉及到如何看待病与证以及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以《金匮要略》的基本学术思想立论,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整体论思想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体系,首先注重的是病;辨证方法的确立是由在发病学上具有不同性质特点的疾病所决定的;四诊所得的各种临床信息是为了辨病然后辨证;只有正确把握病与证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治未病”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5.
106.
周学池 《新中医》1993,(8):11-13
本文认为“邪在胆,逆在胃”实质上就是胆热扰胃的胆胃不和证,其证以呕吐苦水为主症,治疗当清泻胆火,降胃止呕。  相似文献   
107.
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见解独到,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临证多年,深得教诲,受益匪浅。兹将其经验整理介绍于下。1 察病因,明病机,为辨证关键刘老认为暑湿发热所致病邪是暑湿之邪,暑为热之盛,湿为重浊之阴邪,暑湿之邪致  相似文献   
108.
网球肘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系因急性拉伤或慢性劳损所致,往往病程绵绵,易于复发。笔者等自89年6月——92年12月,在门诊治疗期间,按中医辨证将其分为气滞血瘀型,气血亏虚型,阳气不足型三种,然后分别施以手法,共治疗80例,85个患肢,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对103例均经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进行空腹血清胃泌素和尿胃蛋白酶测定,并探讨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分为气滞湿热(57例),脾胃虚寒(20例),胃阴亏虚(6例),淤血内阻(20例)等四个证型,血清胃泌素检测采用RI法,尿胃蛋白酶测定采用Anson和misky法,检测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四个证型胃泌素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  相似文献   
110.
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寅平 《北京中医》1997,16(6):2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