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44篇
  免费   1001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79篇
基础医学   310篇
口腔科学   2315篇
临床医学   5745篇
内科学   780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877篇
综合类   6119篇
预防医学   1502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2469篇
  89篇
中国医学   1560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687篇
  2022年   605篇
  2021年   766篇
  2020年   770篇
  2019年   614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662篇
  2016年   640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1426篇
  2013年   1384篇
  2012年   1830篇
  2011年   1958篇
  2010年   1655篇
  2009年   1515篇
  2008年   1352篇
  2007年   1067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790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 检索、评价并汇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为加强临床医护人员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规范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临床顾问、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医脉通等网站、指南库,以及ACP Journal Club、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中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穿刺管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2021年12月。循证团队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汇总证据。结果 最终纳入8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最佳证据包括首次穿刺时机、穿刺前评估及准备、穿刺方法、穿刺成功判定、穿刺并发症处理、穿刺针拔出后按压、穿刺辅助设备、穿刺人员资质及培训8个方面,共25条证据。结论 血液净化医护人员需结合具体临床情境、证据的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及患者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最佳证据,提高动静脉血管通路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2篇,指南9篇,系统评价3篇。从多学科团队、管理目标、评估、管理实践、心理治疗、健康教育6个方面汇总26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神经性厌食患者饮食行为管理的最佳证据,在后续证据转化过程中应结合国内临床具体情境,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规范患者饮食行为,改善其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检索、评价及总结学龄期恶性肿瘤患儿运动康复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指导患儿及其家庭开展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学龄期恶性肿瘤患儿运动康复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7年2月—2022年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整合。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证据总结3篇、推荐实践1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5篇。从运动目的 、运动对象、运动评估、运动方案和运动管理5个方面共总结21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学龄期恶性肿瘤患儿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建议医护人员应用证据时充分考虑临床情境,结合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和偏好,制订更为详细的个性化运动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运用循证的方法 整合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淋巴水肿开展规范化评估和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各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有关乳腺癌患者淋巴水肿预防和管理的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2022年1月。结果 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15篇系统评价,围绕预防性干预、治疗性干预2个方面总结33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证据可用于防治乳腺癌淋巴水肿,医护人员需结合文化背景、临床情境、患者意见,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疲乏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相关循证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相关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疲乏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2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进行资料提取、整合。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7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疲乏的评估、运动管理、心理社会干预、健康教育、营养管理、补充和替代疗法、合理用药、共同决策和多学科合作8个方面,共24条。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重视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疲乏管理,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意愿,以规范、有效、安全的方式管理疲乏,以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之间的关系复杂多样,通过影响免疫、内分泌功能、内膜容受性、盆腔解剖结构和内环境等降低或损害生育功能。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的治疗目的为减少或去除异位病灶、提高生育力,其治疗方法有期待疗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合并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治疗的关键在于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症状、年龄、病变严重程度和生育要求,同时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选择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可以进行期待治疗或药物治疗,半年后仍未妊娠,则应采取夫精人工授精(AIH)或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COH)等其它治疗措施;对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以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恢复盆腔解剖结构、去除异位病灶、改善盆腔内环境等,若治疗后一段时间仍未妊娠,可考虑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或直接行IVF-ET。  相似文献   
997.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临床最常见的脊椎滑脱。目前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治疗还存在诸多争议,包括手术还是非手术保守处理,腰椎融合还是非融合,以及开放还是微创术式等。本文结合近几年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治疗的研究进展,从循证医学证据的角度,就上述几个问题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王悦 《工企医刊》2014,27(1):625-626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及治疗个体化极强的专业,不仅需要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才能作出正确的处理.为适应今后解决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需要,应给学生足够的智力负荷,并在教学安排、考核导向等诸方面都要注意临床基本功的培训,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此外,医学的发展具有前沿性和未完性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积极去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学习热情,并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9.
李燕艳 《药物与人》2014,(5):155-156
目的:研究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患有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塞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与循证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住院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30例为对照组,循证护理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缩短发生率、总睡眠时间增加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睡眠药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住院患者的失眠原因为疼痛因素、心理因素、体位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循证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失眠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