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1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265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69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115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347篇
外科学   1816篇
综合类   4854篇
预防医学   740篇
眼科学   149篇
药学   1422篇
  29篇
中国医学   1179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309篇
  2011年   1410篇
  2010年   1374篇
  2009年   1159篇
  2008年   1189篇
  2007年   1149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1064篇
  2004年   1065篇
  2003年   1089篇
  2002年   956篇
  2001年   896篇
  2000年   855篇
  1999年   704篇
  1998年   595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49篇
  1993年   319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病60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痊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手法辅以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2.
脊柱疾病及脊柱相关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手法治疗多种多样,既有中医或祖传手法,亦有西医或康复手法.  相似文献   
73.
推拿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王睿非 《河南中医》2009,29(5):502-503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患者分别施以点穴法、揉捻法、手法整复法、拿法、拔伸推按法和弹拨理筋法,手法整复,每周2次,其他手法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45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手法和纠正不良习惯联合应用,对青少年颈椎病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4.
自2003年至2006年我院采用"三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刘英顺 《吉林医学》2004,25(5):63-63
随着运输工具的逐年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致使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分离等疾病急剧增多。“C”型臂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锁骨微创手术,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分离等。2003年我院新开展6例,对其手术前、中、后各个环节如何有效地进行护理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疾病,简称“腰突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或过劳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突出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腿痛和一系列神经症状。此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罹患后大多有一侧或双侧腰腿痛。如不及时治疗,可长期影响生活和工作。笔者采用牵引、推拿手法治疗腰突症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有记录的落枕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病程1d56例,2d14例,>3d6例,首次发病56例,二次发病15例,发病二次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不能向患侧转动,患部疼痛,头常歪向一侧,并向同侧的肩部扩散疼痛,局部有条索状、块状、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常有压痛,部分患者的x平片无异常表现.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对患者颈背部进行轻柔,使患侧肌肉放松,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拇、中指轮换点压痛点、落枕点、风池穴,肩井穴,天孚穴等,弹拨胸锁乳突肌数十次,用力均匀,由轻到重,待头颈部肌肉松驰时,术者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其头顶部,以迅速而轻柔动作将患者头颈部向患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响声,随后再按上述手法轻柔、松解、整理、滚、拍打颈肩部、最后施以抚摸法结束、每次治疗30~40min.  相似文献   
78.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其治疗难度大,目前尚未有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2004年4月~2008年6月对波及距下关节面之跟骨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后,结合跟距反牵器外固定加空心钉内固定方法,应用于临床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2004年3月至2008年9月,我们用闭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各类跟骨骨折35例(38足),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每周治疗6次,12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椎穴温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