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871篇
  免费   12363篇
  国内免费   10645篇
耳鼻咽喉   1680篇
儿科学   1340篇
妇产科学   1471篇
基础医学   2961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61982篇
内科学   13070篇
皮肤病学   2183篇
神经病学   3309篇
特种医学   47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3篇
外科学   9973篇
综合类   85593篇
预防医学   14237篇
眼科学   1761篇
药学   29503篇
  368篇
中国医学   181845篇
肿瘤学   10436篇
  2024年   1398篇
  2023年   5375篇
  2022年   4417篇
  2021年   6596篇
  2020年   6295篇
  2019年   6913篇
  2018年   2685篇
  2017年   6697篇
  2016年   6703篇
  2015年   6993篇
  2014年   14157篇
  2013年   12763篇
  2012年   17223篇
  2011年   19255篇
  2010年   19492篇
  2009年   18259篇
  2008年   18637篇
  2007年   16174篇
  2006年   15623篇
  2005年   17137篇
  2004年   19010篇
  2003年   19324篇
  2002年   17268篇
  2001年   20392篇
  2000年   20902篇
  1999年   17784篇
  1998年   18044篇
  1997年   17163篇
  1996年   15435篇
  1995年   14017篇
  1994年   8844篇
  1993年   5099篇
  1992年   4244篇
  1991年   3503篇
  1990年   1570篇
  1989年   1567篇
  1988年   510篇
  1987年   232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36-113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0例504眼弱视儿童精确配镜,辅以遮盖,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家庭精细作业及12岁以上患儿联合口服左旋多巴进行综合治疗,对其矫正视力进行观察并随访3年以上。结果:420例(504眼)患儿治疗观察3年后,基本治愈437眼(86.71%),进步56眼(11.11%),无效11眼(2.18%)。结论:弱视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3.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4.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抽样,择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性西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疗法(包括针刺及服用中药正容汤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76.
窠囊最早源于宋代许淑微所提的"湿痰、痰饮成癖囊"之说,后世医家又做了进一步分析。窠囊作为有形实邪,是痰瘀互结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病位常在胃,表现为痞满、纳呆、呕恶、噎膈等症,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病势迁延难治等特点,与胃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于窠囊理论,可将窠囊蛰伏胃脘、孳生癌毒归为胃癌的主要发病机制,治以理气化痰、活血祛瘀、涤痰逐饮、健脾补肾等法为主,为胃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7.
石学敏院士从"百病始生,皆源于神,凡刺之法,必先治神"的整体观念论治特发性震颤,治疗以神为本,注重对"神"的调节,提出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新方案。石院士认为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病机为窍闭神妄,阳缓阴急,致使经筋拘挛弛纵,诱发颤证。治疗应醒神开窍,安神定志,调和阴阳,并强调"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石学敏院士重视手法的运用和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在其从医数十载的临床治疗中发现,神机异常是百病始生的关键。通过"醒神、调神、安神",在改善特发性震颤患者不自主运动方面均显现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析西药联合中医情志疗法、解郁化痰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失眠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接收的100例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n=50)采用阿普唑仑+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8.00%(59/50),对照组总疗效为86.00%(43/50),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02±1.90)分,TESS评分为(2.03±1.28)分,与对照组的(23.14±2.08)分、(7.26±2.1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17.8712,P<0.05;t=14.8307,P<0.05)。结论: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有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79.
80.
日间手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重要手术模式。我国于20世纪初开始开展日间手术,但目前尚未普及,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存在认识不清、开展不规范、与医保支付对接不畅等问题。日间手术是一种使国家、医院和病人三方均受益的新型手术模式。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明显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日间手术即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从简单、易操作的病种开始,落实临床路径,积累经验,再逐步稳妥展开。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拓展日间手术范围,提高三、四级手术比例。同时,积极与医保支付政策对接,采取灵活的方式,获得医保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日间手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