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73篇
  免费   3246篇
  国内免费   2439篇
耳鼻咽喉   194篇
儿科学   806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1801篇
口腔科学   335篇
临床医学   9353篇
内科学   9034篇
皮肤病学   333篇
神经病学   623篇
特种医学   14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1883篇
综合类   21770篇
预防医学   5719篇
眼科学   1186篇
药学   9617篇
  167篇
中国医学   12747篇
肿瘤学   1377篇
  2024年   627篇
  2023年   2444篇
  2022年   2109篇
  2021年   2753篇
  2020年   2249篇
  2019年   2467篇
  2018年   1041篇
  2017年   1983篇
  2016年   2258篇
  2015年   2360篇
  2014年   4141篇
  2013年   3712篇
  2012年   4312篇
  2011年   4429篇
  2010年   3723篇
  2009年   3045篇
  2008年   4188篇
  2007年   3391篇
  2006年   2794篇
  2005年   3345篇
  2004年   2717篇
  2003年   2915篇
  2002年   2966篇
  2001年   2207篇
  2000年   2009篇
  1999年   1551篇
  1998年   1490篇
  1997年   1292篇
  1996年   960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614篇
  1993年   479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16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20-24
目的研究肥胖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3月我院就诊的肥胖患儿85例为观察组,128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后观察组按维生素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足组,观察不同维生素D水平患儿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微循环内皮细胞微粒、TC、TG、LDL呈负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HDL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胰岛素抵抗指数、循环内皮细胞微粒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缺乏组上述指标均低于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不足患儿TC、TG、LDL水平高于对照组,缺乏组低于不足组,三组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内皮损伤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12-2019-01间入住ICU留置导尿管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12-2017-12间入住ICU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将2018-01-2019-01间入住ICU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ICU入住时间、CAUTI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期间观察组患者的CAUTI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入住ICU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降低CAUTI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分析病情改善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胆汁反流性胃炎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7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分析应用成果。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胆汁反流次数明显下降,且最长反流时间为(48.1±6.6)min,对照组为(35.1±5.1)min,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在腹痛腹胀、嗳气、胃灼烧等积分对比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令人满意。结论采用疏肝和胃汤联合多潘立酮片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胆汁反流问题,改善胃炎病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细菌,它甚至还可以导致胃癌。这种细菌具有传染性,可以经口传播。如果在儿童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未进行有效的治疗,进入中年或老年后就很容易患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 疡、甚至是胃癌。  相似文献   
6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十二指肠溃疡经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强效抑酸药物治疗,8周之内可有90%以上的溃疡获得治愈。但在此后不作维持治疗的情况下,于1年之后会有60%-90%出现复发,因而目前普遍推行长期的抗溃疡治疗。现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除菌治疗可解决这一问题。日本一组经双盲多中心协作研究(497例)的除菌治疗成功后1年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1.4%和6.8%。Miwa(2004)最近报告一组4940例大规模回顾性研究的复发率更低,胃溃疡为2.3%/年,十二指肠溃疡为1.6%/年,并指出胃溃疡复发例中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服用者、吸烟者和饮酒者为多,提示较之十二指肠溃疡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还有报道称对活动期(开放性)溃疡的治疗,采取联用Hp除菌的治疗方案可以提升溃疡治愈率,更有称单纯除菌治疗的胃溃疡治愈率与已往的抑酸药治疗效果无异,可见Hp除菌治疗的实用价值之大。  相似文献   
66.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中医证入手,对中医证进行规范化、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如何应用影像医学来发展中医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结合自己的点滴经验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00名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Cag-A抗体,并对脑梗死患者检测CagA-HP-IgG阳性及阴性情况下颈动脉斑块和脑梗死相关因素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agA-HP-IgG阳性率为62%,而对照组为3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组CagA-HP-IgG阳性100%存在颈动脉斑块;而CagA-HP-IgG阴性者仅55%存在颈动脉斑块,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agA-HP-IgG阳性的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CagA-HP-IgG阴性者(P<0.05)。结论Cag-A阳性菌株感染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我院从2003年9月-2006年7月应用克拉霉素治疗小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20例,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4例,女6例,年龄5—12岁,平均7.8岁;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急性胃炎1例。  相似文献   
69.
王凤军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2):896-897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同步检测p27、p53及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在内镜下,幽门管溃疡是指发生在幽门通向十二指肠球部一段长约0.5~1.0cm管腔的溃疡,属消化性溃疡的特殊类型。我们经内镜检出206例,现将其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