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84篇
  免费   1254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189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923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6118篇
内科学   4416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307篇
特种医学   12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42篇
综合类   9965篇
预防医学   1865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6778篇
  64篇
中国医学   1999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604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851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832篇
  2016年   828篇
  2015年   1034篇
  2014年   1776篇
  2013年   1771篇
  2012年   2125篇
  2011年   2169篇
  2010年   2031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105篇
  2007年   2219篇
  2006年   2151篇
  2005年   2288篇
  2004年   1603篇
  2003年   1609篇
  2002年   1276篇
  2001年   1082篇
  2000年   780篇
  1999年   650篇
  1998年   498篇
  1997年   457篇
  1996年   424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目的对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于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驻马店市结核病防治所接受治疗的2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3 SELZPa/9 ELZPa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病灶的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低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应用卷曲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治疗效果.方法:将精神病合并急性左心衰行机械通气的38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n=18):持续静滴丙泊酚0.5~1.0 mg/(kg·h):对照组(n=20):间断用度冷丁50~100 mg静脉注射;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心脏指数显著升高,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轻度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效果好,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益.  相似文献   
993.
6包裹转化生长因子β1壳聚糖缓释微球的研制杨亚冬(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08C33025)推荐理由:目前壳聚糖微球应用广泛,大多数研究者把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包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或某种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用于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53例急性左心衰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给予应用硝酸甘油,实验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活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加显著.结论:新活素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95.
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大小便困难8a伴腰痛及左下肢疼痛2a余于2006年9月25日入院。8a前感到小便淋漓不尽,尿频,无尿痛,排便困难,在当地医院按便秘治疗.效果不佳。2a前感到腰部圾左下肢疼痛伴麻木,夜间加重,呈持续性钝痛,无明显放射痛,咳嗽及打喷嚏时疼痛无加重.不伴间歇性跛行。无低热、盗汗及体质量明显减轻。既往无肝炎、糖尿病、结核及消化性溃疡病史。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连续收集天津市海河医院2005年8月16日~11月25日就诊病人痰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100株,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两种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并运用软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分析。依据北京分化支的定义。运用多重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将其区分为W菌/典型北京家族菌株和非典型北京菌株,x^2检验分析两种亚群与患者年龄和耐药性之间的联系。结果排除污染菌株,共对9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两种方法的基因分型,Spoligotyping结果为91.7%为北京基因型(含3株类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88/96)。VNTR分型可将北京基因型分为60种基因型。在北京分化支结核分枝杆菌中,W菌/典型北京家族菌株占93.2%(82/88)。两种北京分化支亚群与患者年龄和耐药性没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津地区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基因型呈现较为明显的优势。VNTR的分辨率明显高于Spoligotyping。北京分化支的两种亚群在天津地区临床结核病患者中均存在流行,但以W菌/典型北京家族菌株为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福辛普利及合用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等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导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后24h存活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AMI组,福辛普利组(10mg·kg1·d1),普伐他汀组(20mg·kg1·d1),普伐他汀(20mg·kg1·d1)加福辛普利组(10mg·kg1·d1),每组12只。另设假手术组(n=8)。术后24h开始直接灌胃给药,AMI及假手术组大鼠灌等量生理盐水。用药42天后,测定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TNFαmRNA的表达,酶谱法测定左室心肌MMPs活性,并测定心室重量/体重。结果梗死面积在AMI及各治疗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MI组比较,福辛普利、普伐他汀、联合用药均使AMI组增加的左室舒张末压、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相对重量下降(P<0.05~0.01),使下降的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左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不同程度增加(P<0.05~0.01)。福辛普利、普伐他汀、联合用药分别使AMI组表达增加的TNFα降低29%、26%、33%(P<0.01);使MMP2活性水平降低25%、30%、35%(P<0.01);使MMP9活性水平降低20%、18%、24%(P<0.01)。联合用药较单用福辛普利或普伐他汀,对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压最大上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超声心动图(UCG)对73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检测,发现28例(38%)有左心室肥厚(LVH)。对28例LVH者与16例无LVH者均采用依那普利进行为期9.75±1.5个月的治疗,治疗前后UCG对比发现LVH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变薄,差异显著(P<0.001,P<0.001),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降低(18.6%)。无LVH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长期应用依那普利对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42岁.因“突发左下肢剧痛、麻木5 h“于2004-03-19入院.发病当日上午11时病人如厕后起身时突发左下肢剧痛、麻木,不能站立,伴头晕、眼花,被送当地医院诊治,当时血压180/85 mm Hg(1mm Hg=0.133kPa),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间断服药治疗.查头颅CT未见异常.左下肢彩超提示左髂总动脉血栓形成,给予抗凝、止痛等处理后症状未能缓解,随即转送我院.   ……  相似文献   
1000.
超声定量高血压左室肥厚和重量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心室肥厚(LVH)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本文就其超声定量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作一综述,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是超声评价LVH最有价值的定量指标;三维超声重建技术能更全面,准确地定量LVH。近年的研究认为高血压与LVH的关系非常得杂,LVH甚至可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连续观察高血压治疗前后的LVM变化,认为各类降压药逆转LVH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