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79篇
  免费   2286篇
  国内免费   972篇
耳鼻咽喉   390篇
儿科学   112篇
妇产科学   296篇
基础医学   1436篇
口腔科学   1025篇
临床医学   7381篇
内科学   3010篇
皮肤病学   478篇
神经病学   611篇
特种医学   1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6040篇
综合类   17064篇
预防医学   2915篇
眼科学   467篇
药学   7634篇
  136篇
中国医学   3901篇
肿瘤学   1812篇
  2024年   333篇
  2023年   1193篇
  2022年   1002篇
  2021年   1463篇
  2020年   1371篇
  2019年   1260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941篇
  2016年   1024篇
  2015年   1165篇
  2014年   2142篇
  2013年   2079篇
  2012年   2843篇
  2011年   3067篇
  2010年   2948篇
  2009年   2887篇
  2008年   4087篇
  2007年   3578篇
  2006年   3230篇
  2005年   3738篇
  2004年   2839篇
  2003年   2536篇
  2002年   2150篇
  2001年   1734篇
  2000年   1138篇
  1999年   981篇
  1998年   797篇
  1997年   697篇
  1996年   572篇
  1995年   516篇
  1994年   403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目的:应用超声多普勒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与局部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发生AS患者升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的斑块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结果:420例AS患者各部斑块发生率分别为颈动脉窦部85.12%,动脉分叉前(腹主动脉、股动脉下端)45%,动脉分叉后(颈内、髂总、股深动脉起始)内、外侧壁分别为51.98%、53.45%,动脉平直区(颈总、股动脉干)34.58%,升主动脉为1.4%(6/420);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和运动幅度减低发生率为90.71%(381/420)。各观察区与动脉平直区比较AS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AS斑块分布有明显的倾向性,认为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导致AS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亮  田广健  刘现栋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87-1688
目的 总结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应用普理炅疝装置治疗腹股沟疝的经验。方法 应用美国强生公司聚丙烯成型疝装置(PHS)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对184例腹股沟疝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184例全部治愈,麻醉效果好.手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疼痛感,术后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药。未出现特殊并发症。随访5~12个月(平均8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异物感。结论 对于腹股沟疝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是安全可靠的;按Gilbert分级Ⅲ~Ⅶ型病例,更加适合应用PHS。  相似文献   
53.
“裂隙”现象已在动物和人类获得证实,其机理也已在实验室中确立。裂隙现象(gap phenomenon)的发生机制,主要可以分层阻滞学说解释。房室连接处在传导方面存在两个传导屏障区,它们的传导性和不应性彼此不同。离激动较近的区域,其相对不应期较长,易发生传导阻滞,称为近端阻滞区。较晚发生的激动,因脱离了近端和远端的不应期,故激  相似文献   
54.
患者 男,57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肿胀伴疼痛40d入院。入院检查:双下肢明显肿胀,局部皮温高,腓肠肌轻压痛。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静脉溶栓及消肿等治疗。治疗后第3天,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加重,渐出现左小腿无力,小腿后侧及足部感觉减退,足部活动受限;查体:左胭窝上约10cm处明显压痛,无明显放射痛,足背伸、跖屈肌力0级,伸趾肌及屈趾肌肌力0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感觉消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四腔双囊硅胶管局部注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2%普鲁卡因溶液10ml作尿道麻醉,将导管消毒后经尿道插入膀胱将药液由注药管缓慢注入,使药液逐步进入前列腺体内,注药腔口用止血钳夹住,若压力不够需继续注入药液。每周注药2次,每4~6周为1疗程。结果:48例中,治愈36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93·8%。结论:采用四腔双囊管局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代丽红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35-1735
患女,51岁,体重约95kg,以脑干出血收住院,来院时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左侧瞳孔直径约3mm,右侧瞳孔直径约4.5mm,呼吸困难,住院2h后行气管切开术,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住院当天反复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物,由于患者病情重、身体肥胖,翻身不彻底,致使48h后,患者骶尾部出现直径5cm×  相似文献   
57.
最近提出的关于额叶功能的理论认为前额叶皮质,尤其是其背外侧面在确定适合一项特殊任务的一系列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并在选择中使上述反应发生偏差。这些活动事实上是为任何类型的非常规任务而执行,而不考虑内容的差别。本研究旨在通过一项解决“洞察力”问题的测试任务(即火柴杆算术作业),来验证Frith“塑造反应空间”假说的预测效力。从Knoblich等人对健康人不能解决火柴杆问题的解释和Frith关于额叶背外侧皮质作用的理论,作者推导出与直觉相左的预测,即对这些相对复杂的任务,外侧额叶皮质局部损伤的患者可能比1组健康受试者完成得更好。要求35例经CT或MRI扫描证实为单个局部脑损伤的患者(年龄为26—65岁)和23例健康受试者(年龄为34—62岁)完成火柴杆作业。研究结果似乎与理论上的预测相一致,虽然仅有43%的健康受试者能解决最困难的火柴杆问题(“C类”),但是却有82%的额叶外侧损伤患者完成了类似问题(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5)。总之,对Frith和Knoblich等人理论的结合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58.
59.
姜东  刘义超  姜锋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111-2111
根据重症肩关节周围炎多有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的特点,采用肌间沟臂丛阻滞,以达到感觉神经阻滞,局部止痛;运动神经阻滞,达到肌肉松弛;交感神经阻滞,健肩关节区城血管扩张,以清除局部的致痛物质。良好的阻滞效果是手法治疗重症肩关节周围炎粘连松解成功的关键。在无痛和肌肉松弛的情况下,按肩关节生理功能进行松解,有即刻恢复功能之效果。  相似文献   
60.
赵仲和  张婕 《广东医学》2006,27(10):1538-1538
患者,女,48岁,医生,因右手拇指肿胀、疼痛、感觉迟钝、功能活动受限8个月,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院就诊。检查:右手拇指屈伸功能受限,局部压疼明显,并有触电样感觉,拇指屈肌腱增粗粘连,活动时伴有弹响。诊断:右手拇指腱鞘炎。并于次日在局麻下施行腱鞘分离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术后服用西力欣片,每次0.5g,3次/d,弥可保片,每次500u,3次/d,连服3d。术后第2天,切口干燥,局部疼痛,肿帐,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输出功率100MW,光斑直径2cm,当照射到10min时.患者出现口干、出汗、发冷、烦躁不安等症状,立即停止照射,属患者平躺休息,喝温开水,15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