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儿科学   29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7篇
临床医学   411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91篇
综合类   932篇
预防医学   155篇
药学   292篇
  4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7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1.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外科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临床治疗主要是以Ⅰ期尿道成形为主,由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和尿道下裂作为先天性生殖器畸形的特殊性,在其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工作中也就产生了一些新的护理问题,笔者2000年至2005年,对165例患儿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现将其相关护理问题与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至2005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共165例,均为男性,其中阴茎型101例,阴茎阴囊型48例,会阴型16例,均行Ⅰ期尿道成型术,并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2护理问题与措施2.1心理护理易被忽视,造成术后患儿生活质量下降患儿所患疾病系先…  相似文献   
92.
罗琦  张艳英  谷永芳 《四川医学》2006,27(11):1177-1178
目的探讨Snodgrass治疗尿道下裂术后缺乏成形材料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4年我院所作的13例Snodgrass手术的方法、疗效。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一次手术成功11例,阴茎外观正常,无下弯畸形,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头前端,呈纵行裂隙状。2例尿道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后治愈,另1例作尿道外口切开后痊愈。结论Snodgrass手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易于掌握及推广。对尿道成形失败,成形材料缺乏的患者是一个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自由尿流率测定(Uroflowmetry,UFM)在评估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排尿功能的作用。方法:66例因尿道下裂而行尿道成形术后的男性患儿,年龄4.2岁±1.1岁。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27例、Barcat成形术26例、阴囊中隔皮瓣法13例。术后3个月、6个月行UFM测定,将最大尿流率(Qmax)小于同龄小儿正常值的1个标准差定义为可疑梗阻,小于2个标准差或尿流率曲线为平台状定义为梗阻。对可疑梗阻或梗阻的患儿行尿道镜检或尿道造影以明确梗阻部位。结果:本组患儿48例(72.7%)UFM示无梗阻,随访半年仅2例出现尿道狭窄。11例示可疑梗阻、7例梗阻;经尿道镜检或造影12例明确梗阻部位,1例未发现尿道明显狭窄部位,但经尿道扩张后最大尿流率明显改善,其余5例观察治疗的患儿中,3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尿道狭窄。不同术式UFM参数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FM是评估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道狭窄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能够早期发现尿道狭窄的存在。  相似文献   
94.
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式)治疗阴茎下弯型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对64例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者全部应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式,其中对13例尿道缺损严重者加用阴囊纵隔岛状皮瓣成形尿道。同时注意将血管蒂筋膜覆盖新形成的尿道及吻合口上面,增加尿道表面组织的厚度及血供预防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结果64例尿道下裂患者,其中52例一次手术治愈;并发尿瘘9例、尿道狭窄3例。其中3例3个月后治愈,6例尿瘘6个月后修补治愈,3例尿道狭窄扩张后留置镍钛合金支架3个月治愈。结论阴茎下弯型尿道下裂应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术后阴茎外观满意。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形成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是预防尿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5.
我院1996年5月 ̄2004年7月,应用改良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结果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平均年龄6岁(3 ̄12岁),阴茎后1/3型6例,阴茎阴囊型10例,阴囊型2例,阴囊发育均良好。1.2手术方法1.2.1将阴茎拉直用2-0丝线贯穿阴茎头部作牵引,于  相似文献   
96.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出生男婴中发病率约为8/1000[1]。尿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惟一方法。根据尿道成形材料以及取材方式的不同,现有术式多达300余种[2]。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除了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外,更与尿道替代材料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  相似文献   
97.
我院1990年9月~2003年8月采用阴茎阴囊连续孤形带蒂皮瓣制成联合皮管作新尿道治疗重度尿道下裂35例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本组35例 ,年龄3~17岁 ,平均6 5岁。均为阴囊型尿道下裂 ,均行了一期阴茎下曲矫正、尿道成形术。阴茎伸直后阴茎头尖距尿道外口距离5 0  相似文献   
98.
尿瘘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我院1998年4月~2 0 0 3年4月共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36例,一次性修补成功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年龄4~2 2岁;单个瘘口30例,两个瘘口5例,三个瘘口1例;瘘口直径<3mm13例,3~10  相似文献   
99.
尿瘘是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我院1998年4月~2003年4月共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36例,一次性修补成功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尿道板背侧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IP)基础上覆盖Buck筋膜联合尿道海绵体(BC)和背侧包皮筋膜组织(P)在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的小儿中远段型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中远段型尿道下裂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行BC-P-TIP手术72例(A组); 行传统术式TIP+背侧包皮筋膜组织(P-TIP手术)32例(B组)。术后1,3,12月进行门诊随访。术后3月参照尿道下裂客观评分系统(HOSE)对患儿进行手术效果评估,对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HOSE评分、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A,B组术后3月HOSE评分平均分分别为15.42及13.9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的尿瘘发生率为8.3%及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为4.2%及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C-P-TIP改良术式相对于P-TIP术式能有效减少尿瘘发生,术后外观满意、排尿功能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易学,取材方便,解剖损伤小,且接近正常尿道的解剖结构,值得进一步探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