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26篇
  免费   4666篇
  国内免费   3700篇
耳鼻咽喉   325篇
儿科学   1488篇
妇产科学   464篇
基础医学   5038篇
口腔科学   548篇
临床医学   16276篇
内科学   7731篇
皮肤病学   383篇
神经病学   10855篇
特种医学   52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1篇
外科学   3974篇
综合类   30620篇
预防医学   5279篇
眼科学   2309篇
药学   12221篇
  120篇
中国医学   9877篇
肿瘤学   1931篇
  2024年   675篇
  2023年   2125篇
  2022年   2010篇
  2021年   2568篇
  2020年   2454篇
  2019年   2653篇
  2018年   1327篇
  2017年   2324篇
  2016年   2681篇
  2015年   3143篇
  2014年   4932篇
  2013年   4708篇
  2012年   6137篇
  2011年   6660篇
  2010年   6137篇
  2009年   5903篇
  2008年   6576篇
  2007年   6004篇
  2006年   5595篇
  2005年   5950篇
  2004年   5161篇
  2003年   4567篇
  2002年   3922篇
  2001年   3561篇
  2000年   2738篇
  1999年   2276篇
  1998年   2012篇
  1997年   1902篇
  1996年   1829篇
  1995年   1437篇
  1994年   1196篇
  1993年   839篇
  1992年   735篇
  1991年   609篇
  1990年   514篇
  1989年   508篇
  1988年   131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84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重型颅脑外伤后低钠血症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排除营养性或利尿性的因素,造成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症(sIADH)和脑性盐耗综合症(CSWS)。作者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36例,按照WHO诊断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扫描,点分辨表面线圈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脑胶质瘤的^1H—MRS表现:肌酸(Cr)轻度下降,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显著下降。胆碱(Cho)显著增高。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其中NAA/Cho和Cho/cr比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NAA/Cr、NAA/Cho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63,-0.851),Cho/Cr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为0.858)。结论 ^1H—MRS与MRI相结合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MRS可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93.
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RI平扫及3D-MOTSA MRA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T1WI,其中3例行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 小脑4例,额叶、顶叶、枕叶共4例。5例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3例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 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4.
冠桥     
前牙金沉积烤瓷冠修复临床效果观察;[牙合]龈距过低磨牙固定修复的牙周处;三种烤瓷修复体的色度学研究;Tibond钛瓷冠修复的三年临床观察;后牙铸造金属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212例、脑出血患者63例、健康体检者38例,分别检测血浆Nt-pmBNP的含量.结果 血浆Nt-proBNP的含量高于早期心力衰竭预警值的脑梗死患者有32例,阳性率15.1%;脑出血患者有8例,阳性率1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风患者检测Nt-proBNP对预防并发心力衰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6.
神经外科是我国医学领域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展,使手术技巧不断提高。80年代神经影像学应用采用头颅CT、磁共振成像、单光子C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数字成影血管照影等,为颅内疾病从定位、定性和脑功能诊断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与此相适应的近十年来神经外科麻醉的进步,先进的临床技能及贯穿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全方位的监护条件下,对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颅内压和脑灌流压的稳定,保证脑氧供和氧耗的平衡。保持颅内顺应性和血脑屏障的功能完好提供了条件,把手术麻醉的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损伤减…  相似文献   
97.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梯度减压的手术方法对预防术中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次减压手术方式及去骨瓣后,硬膜与颞肌筋膜瓣减张缝闭硬膜切口方法。结果40例脑肿胀患者术中脑嘭出6例占15.0%,死亡19例占47.5%;60例脑内血肿病人未发生脑膨出,死亡12例占20%。结论脑外伤后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易造成脑膨出.术中分次减压降低了骨窗部位脑组织的顺应性,从而降低了局部的压力梯度,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能有效防止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98.
脑血管畸形是异常血管表型的病灶。脑动静肪畸形(AVM)和海绵状血管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血管畸形。目前对于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知之甚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中都可能存在血管的发生和生长,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血管的生长依赖于内皮细胞相互之间以及和细胞外间质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的粘附性改变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整合素在脑内分布非常广泛,属于细胞粘附因子的一种,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粘附作用的主要因子。整合素β1、β3和β5都是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1]。我们通过比较脑动静…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2例单侧PVP术后症状再次加重的PD患者实施STN-DBS手术,其中4例行毁损灶对侧的STN-DBS,8例行双侧STN-DBS。结果STN-DBS对本组12例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双侧STN-DBS的效果尤为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中电生理记录显示毁损灶同侧的细胞放电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结论曾行单侧PVP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可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应用BOLD-MfRI研究正常人及脑肿瘤患者听觉性中英文语言皮层定位并探讨其对脑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rconiEclipse1.5T超导型磁共振机,30例受试者,行听觉性中、英文语言刺激的BOLD-MfRI,以定位正常人和脑肿瘤患者的语言皮层。结果正常人听觉性中英文语言任务激活区域均以左侧大脑半球为主,主要有双侧颞横回、Wernicke区、Broca区和SMA区。中文语言任务刺激时脑区激活面积和程度比英文语言任务大,但英文语言任务时可见更明显的Broca区和角回激活。累及功能皮层的脑肿瘤患者患侧半球可见残留部分功能激活区,但激活区移位,分布弥散,激活程度及范围较正常人略增高。未累及功能皮层者功能区定位与正常人大致相同。结论BOLD-MfRI是一种有效而无创的功能皮层定位方法,有利于脑肿瘤的精确定位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