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347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431篇
综合类   567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2篇
  7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灶特点与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52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按手术方式分成常规手术组、定向组、导航组,分析病灶部位、大小、病灶至皮层距离与手术方式选择的关系.结果 52例中,常规手术手术21例,开放定向手术16例,神经导航手术15例.全切48例,预后不良2例,死亡1例.病灶大小均值从常规手术组的31.7±8.7mm,到导航组的24.0±2.6 mm和定向组的16.3±3.7mm而递减,三组病灶大小均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病灶最小.病灶至脑皮层距离从常规手术组的15.2±4.1mm,到定向组的20.7±3.8mm和导航组的32.8±6.2 mm而递增,三组距离均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航组病灶至皮层距离最大.结论 采用开放定向或者神经导航手术,可以切除脑部更小、更深在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32.
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X线透视导航技术对创伤骨科尤为重要。因为术前骨折块及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发生改变,所以需在术中将骨折块整复对位后,才能进行透视图像的获取和导航手术操作。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点包括减少X线暴露的时间、准确放置植入物、术中适时测量评估及改善创伤骨科的微创操作。随着软件和硬件的不断改进及发展,许多需要术中X线透视监控的手术操作现在都可以借助X线透视导航技术完成。我们过去四年的临床经验已证实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点及不断扩大的应用领域。X线透视导航技术在不断进展,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实践来评价此技术的使用价值。另外,X线透视导航系统在虚拟外科环境的外科培训和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技术将不仅为年轻外科医生提供实践机会,而且也将产生设计外科技术资格客观评价系统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术中磁共振影像(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初步经验。方法2006年3月~2006年12月,61例脑胶质瘤病人接受iMRI神经导航手术。结果手术总耗时2.5~8.5 h,平均(5.2±1.5)h。图像质量良好49例(80.3%),一般7例(11.5%),差5例(8.2%)。56例图像质量优良的病人中,iMRI扫描次数2~5次,平均(2.6±0.8)次;其中2次32例,3次16例,4次5例,5次3例;24例(42.9%)经iMRI发现肿瘤切除范围未达术前计划,仍需进一步切除。无iMRI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iMRI神经导航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安全、有效,可实时纠正术中脑移位误差,精确定位脑胶质瘤的影像学边界,定量评估手术切除范围,有效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CAOS)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中的主要进展、当前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同时简要介绍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当前骨科手术导航定位所应用的医学图象导引系统已经由使用单一的C型臂、CT等传统影像设备向应用三维C型臂、多模态图像处理系统等新型影像设备转变,基于多模态图像的导航系统将有可能成为导航手术的主流。医用机器人已经在自动化程度和人机交互模式方面,有了长足进展,摆脱了原有工业机器人的结构模式。医学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导航和机器人外科,只有在不断完善光学定位技术的同时,加大对其它定位方法的研究,才能够提高定位精度;要对相关设备进行开放式结构设计,使不同导航系统的注册软件能够互相兼容,手术器械能够通用,降低设备成本。骨科医生要正确认识计算机辅助导航骨科手术及医用机器人技术,在充分了解CAOS的技术特点、基本原理、操作程序的基础上,对要实施的手术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开展CAOS手术。目前,迫切需要建立CAOS技术标准、临床适应证和手术操作规范,进行CAOS产品之间的技术比较和评估,便于医生选择合适的CAOS产品。伴随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手术室、智能化微创导航手术系统、医用机器人辅助的远程医疗将有可能成为未来CAOS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术中磁共振(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2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核磁兼容或核磁可用的麻醉材料和设备,在全身麻醉(静吸复合或全凭静脉麻醉)下行iMR影像神经导航辅助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监测心率、有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七氟醚浓度、中心静脉压以及动脉血气.结果 22例患者肿瘤的全切率从60.0%提高到86.4%.术中患者iMR扫描次数2~5次,手术时间延长1~3 h,术中未发生与麻醉和iMR相关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结论 在iMR影像神经导航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麻醉处理中关注iMR影像神经导航外科相关的信息、手术室应用环境、麻醉技术和药物的选择以及围术期管理对患者的安全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6.
医海导航     
何伟 《健康必读》2005,(8):58-59
经常有读朋友打电话咨询哪些医生最好,哪些医院最权威,为了让读进一步了解相关疾病及适合求治的医院,我们特与全国各大医院联手为读朋友设置“医海导航”这个栏目,让读朋友能了解全国的知名专家和知名医院,全国各地的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择医。  相似文献   
37.
影响医学电子期刊利用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型资料,而是扩展到网上电子资源.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电子出版物、公用软件、资料库、学术论坛、网络新闻、电子公告栏等.医学电子期刊是电子出版物的类型之一,它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因此,研究医学电子期刊的利用情况,对医学院校图书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8.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对放射影像学资料进行处理 ,重建二维或三维的医学图像模型 ,同时结合各种空间定位技术 ,在医师的双眼、手术工具及患者的头部之间建立一个实时的环路 ,实现手术过程中器械位置的实时或准实时显示。我们综述了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重点阐述了其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包括空间定位技术、图像处理与显示技术、系统配准技术、头部定位技术等 (最后给出了手术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9.
影像导航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ICAS)是一种为术者提供术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信息的辅助工具,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合理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是确保ICAS实现导航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提出了组合邻接表线索化八叉树模型(MALTO),并就基本操作的可实现性和实时性,分析比较了MALTO与4种常用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ALTO不但可以实现数据查找、搜索和计算等基本操作,且具有时间效率优势。因此,MALTO是适合于ICAS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在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中探究基于CT的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肺癌患者,随机进行三维数字化导航微波消融或传统CT引导下微波消融,分为三维导航组和传统组,依据肿瘤位置、大小(最大径差值≤2 mm)及微波消融条件不同两两配对,共46对,比较2组手术时间、微波针穿刺次数、CT剂量指数、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灶控制情况。结果 三维导航组与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0.07 ± 6.36)min、(47.20 ± 9.65)min、穿刺次数分别为(1.72 ± 0.69)次、(7.13 ± 3.00)次、CT剂量指数分别为(11.16 ± 2.20)mGy、(26.67 ± 8.72)mGy、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7%、34.78%,以上3个指标三维导航组均低于传统组,三维导航组治疗有效率(93.48%)高于传统组(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T引导下利用三维数字化导航技术行肺癌微波消融治疗,使介入穿刺手术的操作更加精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