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781篇
  免费   9125篇
  国内免费   4424篇
耳鼻咽喉   3903篇
儿科学   1608篇
妇产科学   4720篇
基础医学   5887篇
口腔科学   2021篇
临床医学   59504篇
内科学   12691篇
皮肤病学   919篇
神经病学   8892篇
特种医学   82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2篇
外科学   50031篇
综合类   123489篇
预防医学   27062篇
眼科学   7998篇
药学   53741篇
  635篇
中国医学   15904篇
肿瘤学   9788篇
  2024年   1184篇
  2023年   5062篇
  2022年   4723篇
  2021年   6425篇
  2020年   6978篇
  2019年   7553篇
  2018年   3542篇
  2017年   7556篇
  2016年   8189篇
  2015年   10037篇
  2014年   19802篇
  2013年   20035篇
  2012年   24546篇
  2011年   26623篇
  2010年   25546篇
  2009年   24174篇
  2008年   26267篇
  2007年   24193篇
  2006年   20897篇
  2005年   22778篇
  2004年   20936篇
  2003年   21315篇
  2002年   13736篇
  2001年   10428篇
  2000年   6616篇
  1999年   5164篇
  1998年   4425篇
  1997年   3883篇
  1996年   3012篇
  1995年   2391篇
  1994年   1812篇
  1993年   1068篇
  1992年   1471篇
  1991年   1699篇
  1990年   1236篇
  1989年   1423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179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Bhatia  DN  van  Rooyen  KS  du  Toit  DF  谢宗平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28(4):213-213
对于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复位后常规的固定方法包括螺钉、钢丝及缝合等,但这些固定方法往往并不适用于粉碎性骨折,亦未见相关文献报道。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一种新型双排缝合线锚定器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的长期效果。2000年至2005年间,共21例单纯移位的肱骨大结节粉碎性骨折,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采用双排缝合线锚定器固定(近侧锚定 器修复大结节与肱骨头的解剖关系,远侧锚定器固定大结节骨片)。21例中骨折原因为直接暴力17例,间接暴力4例;男10例,  相似文献   
992.
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 4a急诊手术治疗大咯血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5 8~ 2 0 0 1年在本院急诊手术的 89例大咯血患者 ,收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病因、治疗和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  85 4 %病例的X线表现与出血部位一致 ,其它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CT、血管造影术等 )作为重要补充。由于 1982年后的早期外科干预 ,术前咯血总量、咯血平均量和低血压、休克发生比例较前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从 1982年前的 2 2 2 %降至 17 1% ,围手术期死亡率从 9 3%降至 0。急诊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 2 3 3% )高于肺叶切除术 ( 15 2 % )。在过去 4 4a肺结核一直是大咯血的主要原发病因。结论 符合新的外科治疗标准的患者应及早手术 ;选择切除范围要保守 ,首选叶切  相似文献   
993.
大鼠小肠移植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肠移植(SBT)虽然已开展40余年,但由于手术技术、免疫排斥、感染等原因,成功率远低于其他脏器移植,因此建立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大鼠小肠移植是应用和研究最广泛的动物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4.
高龄严重心肺疾患患者全髋置换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龄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及肺功能损害等多种疾病,全髋置换手术难度大、术时较长,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和机体内环境紊乱,术中还需要保护各重要器官,故对麻醉处理的要求较高。我们对9例高龄严重心肺疾患患者施行全髋置换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犬双肺序贯性移植时供肺的采取及受体移植手术技巧。方法犬16条,体重差异<5%的随机配对作为供受体进行双肺序贯移植实验共8次,移植右肺钳夹左房时采用了‘v’钳夹技术,并检测左肺及右肺术后0.5、1、2 h各进行血气分析、肺水含量及电镜下超微结构,了解术后肺功能。结果移植右肺时采取的‘v’型钳夹术良好地解决了钳夹左房时因回心血量受阻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术后检测结果表明移植后肺功能良好。结论掌握了犬双肺序贯性移植的全过程,"V"形双阻断钳夹左心房技术提高了犬肺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iddle and distal circum peeling with bleeding control technique for redundant prepuce. Methods The middle and distal part of prepuce was eireum peeled with bleeding control and electrical scalpel. More preputial inner plate was reserved. Results From January 2004 to July 2008, 51 patients with redundant prepuce were treated with this procedure. The average blood loss was 1 ~2 ml with minimal edema. The proportion of inner and outer plates was suitable. Conclusions This teelmique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blood loss and slight edema. The cosmetic result is also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97.
乳腺癌保乳术后背阔肌微小肌瓣即时填充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的进步,为保乳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机会和保证。但国人乳房相对较西方人小,在局部扩大切除后如不适当地进行填充修复常可出现局部凹陷畸形,造成保乳术后乳房外观上的缺陷。我们采用背阔肌带蒂微小肌瓣即时转移的方法进行保乳术后乳房塑形32例,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43岁。8年前,因左乳肿物曾行纤维腺瘤切除术,术后4年,因左乳瘢痕增大变硬行左侧乳房切除术,病理示黏液型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射及化疗。检查:一般状况好,无手术禁忌证。患侧乳房缺损,无锁骨下凹陷,腋前襞丰满,胸大肌发育正常。对侧乳房基本正常,体积不大。入院诊断:手术后左侧乳房缺失。治疗过程:患者在全麻下行Super-charged TRAM皮瓣左侧乳房再造术。术中形成以右侧为肌蒂的TRAM皮瓣,同时尽可能长地留取右侧腹壁下动静脉系统备用,左侧腹壁下动静脉予以结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估十二指肠-空肠导管(Endoluminal Duodeno-Jejunal Tube,EDJT)在活体猪实验动物模型中减缓体重增加的可行性,及其在中短期生存中的安全性。方法本项研究共用8只45kg重的Yorkshire猪,其中3只置入180emEDJT,1只置入360cm EDJT,另4只猪作为对照组。切开十二指肠,将EDJT导管缝合固定在十二指肠近Vater壶腹起始处。结果评估全部猪的不适反应和体重,每日一次,共7周,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周3组动物的平均体重变化百分率:对照组、180cm组和360cm组分别是22.5%,6%和-2.8%。EDJT组(180cm组、360cm组)体重增加明显减慢,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JT可以安全使用,无肠梗阻、肠套叠或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EDJT可明显减缓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价值已完全被人们所承认和接受,许多手术已由微创介入治疗来代替。介入诊疗技术损伤小、并发症低、适应症宽。有些介入技术甚至解决了过去常规手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脑动脉瘤的治疗等。然而,常规心脏介入治疗操作时间长,射线辐射量大,对术者和病人均不利。介入导管操作时间的长短除决定于术者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外,疾病的复杂程度及病变的解剖学位置也非常重要,如导管要进入小于90度成角的分支血管,操作难度则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