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172篇
  免费   11574篇
  国内免费   6896篇
耳鼻咽喉   2612篇
儿科学   1331篇
妇产科学   4920篇
基础医学   9713篇
口腔科学   3446篇
临床医学   38377篇
内科学   14154篇
皮肤病学   2885篇
神经病学   5324篇
特种医学   12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8篇
外科学   34713篇
综合类   83831篇
预防医学   17946篇
眼科学   3938篇
药学   31706篇
  450篇
中国医学   17587篇
肿瘤学   12736篇
  2024年   1410篇
  2023年   5397篇
  2022年   4759篇
  2021年   6176篇
  2020年   6168篇
  2019年   6433篇
  2018年   3202篇
  2017年   5856篇
  2016年   6746篇
  2015年   7636篇
  2014年   13350篇
  2013年   13655篇
  2012年   17229篇
  2011年   18816篇
  2010年   17907篇
  2009年   17265篇
  2008年   19457篇
  2007年   17595篇
  2006年   15959篇
  2005年   16321篇
  2004年   13022篇
  2003年   11807篇
  2002年   9764篇
  2001年   8588篇
  2000年   6383篇
  1999年   4965篇
  1998年   4290篇
  1997年   3800篇
  1996年   3461篇
  1995年   2893篇
  1994年   2199篇
  1993年   1348篇
  1992年   1079篇
  1991年   1063篇
  1990年   812篇
  1989年   891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227篇
  1986年   175篇
  1985年   120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错(牙合)患者的颅面形态受发育过程中多种致畸因素的影响。颞下颌关节内部形态结构的变化可能通过影响髁突而影响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从而与下颌骨形态和骨面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我们以健康人正常(牙合)为研究对象,了解颞下颌关节形态在颅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应用肌电图仪评价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引起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方法对5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和50例正常牙合人作病因问卷调查,将结果用logistic法分析,提取有效病因。结果共有慢性扁桃体炎、遗传因素、咬上唇3项病因进入方程。结论按贡献大小,长期慢性扁桃体炎、经常咬上唇和遗传因素是导致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颅神经嵴细胞在脊椎动物颌面部发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其衍生物包括牙齿及牙周组织、骨及衍生物、鳃弓神经节等。近来大量研究发现,颅神经嵴细胞在鳃弓模式形成中并非起决定性作用,而鳃弓的发育是颅神经嵴和内胚层交互作用的结果,内胚层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可以认为对颅神经嵴在鳃弓发育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Kuentsccher(1940)首创髓针内固定治疗骨折后,我国五十年代开始采用内固定,在长骨骨折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五十年代末广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原则上是牵引下加外固定。其理论根据是克服内固定的三大缺点:感染,骨膜剥离后骨质缺血,及由于内固定后失去生理性的应力所致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患者术前禁食8 h,术前20 min肌注安定5 mg,哌替啶50-100 mg,静脉注射654-2 10 mg。所有病人均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根据需要置入单支胆道塑料支架。结果43例均置入成功,术后1周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50%术前水平为显效,下降〈50%但≥10%术前水平为有效,其他视为无效。恶性狭窄组21例,显效14例(其中TBiL降至正常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良性狭窄组显效18例(其中15例TBiL降至正常),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恢复正常,无支架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良恶性疾病所致胆道梗阻ERBD治疗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用切开复位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观察疗效。结果31例获得平均23个月(6~36个月)的随访,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8周。其中优20例,良8例,尚可3例,总优良率达90%。结论双钢丝环扎加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髌骨严重粉碎骨折疗效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陈旧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陈旧性髌骨骨折进行回顾性总结,采用保留髌骨,切开复位,松解粘连,改良张力带钢丝或/和聚髌器坚强的内固定,术后配合CPM机康复锻炼。结果11例全部随访,随访0.5~4.5年,根据胥少汀等制定的评定标准,优4例,良5例,优良率81.8%。结论不做髌骨切除,松解粘连、良好的对位,坚强的内固定,早期配合应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观察葡立胶囊与抗骨增生胶囊联用治疗颈椎病对血清SOD含量及疼痛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 对一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葡立胶囊与抗骨增生胶囊联合应用治疗3个月,测定血清SOD含量及疼痛功能评分变化。结果 颈椎病患者治疗组血清SOD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疼痛功能评分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 葡立胶囊与抗骨增生胶囊联合应用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血清SOD活力,延缓颈椎间盘退变,对治疗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由于腹腔内既有消化道脏器,又有实质性脏器以及位于腹膜后的泌尿器官和大血管,受伤机制复杂,且多为复合伤,病情进展变化快,给临床诊治增加了难度,若急救措施不当,判断失误,往往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994年1月-2004年1月收治闭合性腹外伤29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