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78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74篇
基础医学   106篇
临床医学   1795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科学   489篇
综合类   3871篇
预防医学   1510篇
药学   1976篇
  45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799篇
  2013年   739篇
  2012年   898篇
  2011年   866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657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635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69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12月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65例,均无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史,年龄36~56岁,平均45.5岁。根据术中观察及病理结果,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6例,子宫内膜息肉26例,纵隔子宫5例,宫腔粘连3例,以上诊断均为术后诊断,均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和分析诊刮与宫腔镜对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阴道超声检查怀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随机分为诊刮组(66例)和宫腔镜组(66例),均行病理检查,将病理结果与诊刮、官腔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孕激素治疗3~6个月。结果诊刮检查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75%,官腔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90.63%,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作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前筛查及术后随访的手段;诊刮作为传统获取子宫内膜的方法,因其操作相对盲目,可能造成漏诊;官腔镜检查更准确、直观、全面,是目前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和治疗的首选方法,配合孕激素治疗可减少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彩超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监测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38例,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25例,经宫颈子宫中隔切除术11例,经宫颈子宫粘连切除术21例。结果:内膜息肉患者可显示息肉根部增粗的血管、RI较高,黏膜下肌瘤患者可见环状彩色血流信号、RI呈中高阻,膨宫液使子宫充分膨胀后,彩超图像可显示子宫中隔的长度、中隔末端与基底宽度及宫底厚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腔镜治疗中提供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一次性导尿管应用于妇科宫腔镜术前准备的菌群生长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500例宫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应用碘伏阴道擦洗,术前晚宫颈管置入一次性导尿管进行宫颈扩张预处理,观察置管前后的菌落生长情况.结果 宫腔镜术前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宫颈管置入24 h内未见菌落生长.结论 碘伏阴道消毒并应用一次性导尿管宫颈管置入是安全的宫腔镜术前宫颈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5.
1临床资料 患者26岁,因停经51d,人流术后1h血压下降76/55rnmHg(1mmHg=0.133kPa)入院,外院超声示:宫内早孕,尿妊娠试验阳性,即行人流术,术中探宫腔10cm,子宫后位,扩宫至7.5号,6号吸管吸宫2次,  相似文献   
996.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孕产次、发病至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首发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我院剖宫产瘢痕妊娠与同期正常妊娠数之比为1:1028.4,占同期异位妊娠的1.6%。10例患者平均年龄(32.3±4.4)岁,发病至末次剖宫产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1±3.9)年,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和阴道流血。4例患者外院误诊为宫内早孕(3例)和滋养细胞肿瘤(1例),余6例均在我院治疗前确诊。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或孕囊内甲氨蝶呤(MTX)注射、宫腹腔镜下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易误诊,应结合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及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后口服杏香兔耳风片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5年7月—2008年7月在我院行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3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后随访2月,治愈率达98%以上。结论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慢性宫颈炎具有治愈率高,出血少,宫颈整形效果好等优点,术后口服杏香兔耳风片有减轻术后出血及排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在宫一腹腔镜联合子宫中隔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18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或自然流产史患者,应用针状电极在宫-腹腔镜联合下行子宫中隔切除术,观察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及妊娠情况.结果: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16例术后3个月宫腔形态恢复正常,1例轻度官腔粘连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恢复,1例子宫中隔残留行第二次手术后恢复;7例自然受孕,2例IVF-ET术后妊娠;7例足月分娩,2例妊娠中.结论:针状电极在宫-腹腔镜联合子宫中隔切除术简单、安全,矫正官腔形态,改善妊娠结局,效果良好,是治疗子宫中隔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宫腔镜双极汽化切割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黏连行宫腔镜双极汽化切割术的4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30.9min;出血量8-20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后满意率94.4%。结论 B超监视下宫腔镜双极化切割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并发症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分析1998年8月-2007年8月B超监护下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36例,其中0型19例,Ⅰ型14例,Ⅱ型3例,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满意率为100%,全部手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创伤小且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很大,对未育妇女尤为适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