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中医教育》2021,(1):F0004-F0004
2020年11月21日,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云南中医药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医药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在云南昆明举办。论坛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为主题,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相似文献   
12.
艰难而不平凡的2020年终于过去,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一年已经开始.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艰难、奋斗和胜利,历史将铭记这改变世界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肆虐,严重打乱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我们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统筹部署、英明指挥下,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打了...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2月30日讯:2019年12月26日,国家中医药发展会议(“珠江会议”)第三十届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以“传承精华,推进中医理论守正创新”为主题,提出,中医药行业需要进一步梳理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从基础概念入手,聚焦中医基础概念的衍变与研究,并进行及时总结更新。从病因病机入手开展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加强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促进有关中医临床、整体观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加快中医理论的脉络和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会议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等出席。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间疗法》2021,(5):F0002-F0002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5 000多年文明的结晶,传承发展中医药是件大事。  相似文献   
16.
时光荏苒!转眼间,2019年康复医学的高速列车已经到站,新的旅程正在启航。岁月无痕,历史有迹;温故知新,守正创新,放飞梦想,迎接未来。2019年的学科印迹1本刊的印迹在全国同道、全体编委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之下,本刊不断提高品质,文献计量学指标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图1)[1]。据《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本刊影响因子(1.184)、总被引频次(3294)、综合评价总分(83.7),他引总引比0.94,综合评价总分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的2049种自然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47位[2]。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首先,健康中国计划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发展新平台;其次,《中医药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再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技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当为中医药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根本遵循。基于中医药的本质特征,论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发展饱受争议和挫折,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大势所趋、历史所向。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成果卓著,俨然成为中国特色,也是中西医结合成为未来医学发展方向的有利论证。中西医结合前提是界限分明,中医要在结合中坚定自信,保持鲜明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与西医相互依存,需通过优势互补完成中西医的结合,实现理想的"1+1=11"的巨大效应,最终推广贡献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9.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是新时代、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核心内容。中西医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以“络病证治”为总纲,以“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为两翼的中医络病理论体系就是传承了历代医家关于络病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证经验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系统构建的创新理论,开辟了临床重大疾病防治的新途径。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为基石,将临床有效组方转化为系列中药创新药物,在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微血管病变、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防治及抗衰老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