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7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536篇
内科学   658篇
皮肤病学   601篇
神经病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384篇
综合类   2003篇
预防医学   789篇
眼科学   808篇
药学   1742篇
  5篇
中国医学   1185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92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81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682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细胞色素P450 1A1cD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CytP4501A1cDNA片段亚克隆至哺乳动物细胞高表达型穿梭载体中,酶切图谱显示片段被正向克隆于多克隆位点中。运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转入人羊膜FL细胞中国仓鼠CHL及V79细胞中,经G418筛选3周后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并扩大成系。  相似文献   
122.
人细胞色素P450 前mRNA的可变剪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Human genes typically contain multiple introns, and in many cases the exons can be joined more than one way to generate multiple rnRNAs, encoding distinct protein isoforms. This process is called alternative splicing.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human cytochrome P450 pre-mRNA 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their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impacts on biological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桑色素(morin)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的淋巴结来源的小鼠淋巴细胞,再以不同终浓度的morin与T细胞共培养,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早期T细胞活化的标志CD69分子的表达,以羧基荧光素双醋酸盐琥珀酰脂(CFDA-SE)染色检测T细胞的增殖;以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T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小鼠T细胞培养6 h后,未经ConA刺激的对照组中CD69 T的细胞比率为(2.97±0.12)%,经ConA刺激的CD69 T细胞的比率明显增高,达到(72.52±0.66)%,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P<0.01)。终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morin均下调CD69 T细胞的比率,其中,100μmol/L的morin抑制作用最强,为(48.95±0.81)%,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FDA-SE染色分析显示,ConA组培养48 h和72 h的T细胞的增殖指数(PI)分别为(1.58±0.04)和(1.95±0.02),各浓度的morin对ConA刺激的T细胞增殖,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以100μmol/L的morin抑制作用最明显。培养48 h的ConA组T细胞的PI为(1.02±0.02)、培养72 h的ConA组T细胞的PI为(1.03±0.01),与相应时间的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的结果表明,ConA组处于S期的T细胞的比率为(27.05±0.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比率(5.10±0.07)%。morin组中S期的细胞比率较高。结论:Morin可显著抑制ConA刺激的T细胞活化及增殖;其对增殖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S期的细胞的阻滞。  相似文献   
124.
阿霉素性心肌病之心肌线粒体酶的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霉素性心肌病之心肌线粒体SDH和CCO的细胞化学观察发现,多数线粒体的酶活性较弱,少数较强或中等,并与ADR的累积用量和心肌损伤程度有关。作者认为SDH和CCO活性降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在ADR引起心肌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5.
先证者(Ⅵ2)女,6个月,汉族。因“全身出现条状花纹色斑伴水疱6个月”就诊。患儿出生时四肢即有线状及小片红斑,随后皮疹范围逐渐扩大,渐累及到胸背部及外阴。10周后在少数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大疱,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不规则或涡轮状褐色斑,且在双足底留有疣状增生。患儿系第2胎第1产,足月顺产,Apgar评分8分。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探讨中国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和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从已发现的1例Ⅰ型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RNA,应用反转录PCR法分析了Cytb5RcDNA的全部编码序列的921bp片段。结果显示:Cytb5RcDNA基因的第57位密码子存在有Arg→Gln(CGG→CAG)的错义突变。针对这一突变,用套式PCR的方法对已有的3个家系共6名患者进行了基因诊断。结果表明其中两个家系的患者均有此位点的突变,5名患者3名为纯合子,2名为杂合子;而另一家系的患者未检测到,推测可能存在有其它突变类型。提示中国人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致病的分子基础,并建立了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缺血后处置缓解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及缺血后处置模型。记录±dp/dtmax和LVEDP。用比色法检测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脏eNOS及ERK1/2的表达,RT-PCR方法测定心脏细胞色素P4502J3(CYP2J3)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R)相比,缺血后处置组(IPo)±dp/dtmax均增高(P<0.01),而LVEDP、LDH降低(P<0.05);IR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CON)及IPo组(P<0.01),SOD活性低于IPo组(P<0.01);IR组大鼠心肌eNOS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均高于CON组和IPo组;IPo组大鼠心脏CYP2J3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CON组和IR组。结论缺血后处置可能通过提高再灌注心肌SOD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障碍及细胞损伤;CYP2J3/EET系统有可能参与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通过比较未经灌流处理的重肝血浆及处理过的重肝血浆对CYP3A的影响,阐明C3A细胞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为未来C3A细胞的改造与功能优化奠定基础。方法:制备血浆和培养C3A细胞;实验分为4组:正常胎牛血浆(NFBP)组,正常人血浆(NHP)组,体外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HPP)组,体外未灌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CSHP)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活性即CYP4503A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CYP4503A4的表达。结果:CSHP组ERD活性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ERD活性高于CSHP组(P〈0.05);CSHP组CYP4503A4的表达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也低于NFBP组(P〈0.05)及NHP组(P〈0.05),HPP组CYP4503A4的表达高于CSHP组(P〈0.05)。结论:经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培养的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降低。与之相比,经过体外灌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其C3A细胞CYP4503A活性及蛋白表达有所增加,CYP4503A活性增加可能是导致安定代谢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9.
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YP1A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ASA技术 ,分析 78例ALL患者和 112例健康人CYP1A1基因多态性 ,比较ALL患者与对照组间频率差异。结果 ALL组CYP1A1MspI基因多态位点 ,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等位基因m2使患ALL的危险度提高了 1.5 4倍 ,m1m2、m2m2基因型使患ALL的危险度分别提高了 2 .2 7倍和 2 .77倍 ;ALL组CYP1A1Ile-Val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YP1A1MspI基因多态可能与AL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建立体外谷氨酸诱导神经元兴奋损伤模型,探索其凋亡发生是否通过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细胞色素C(Cyt C)释放而实现,为今后干预性使用神经保护剂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及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选用合适谷氨酸浓度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利用LDH测定及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谷氨酸暴露后不同时点神经元凋亡及坏死的动态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aspase-3活性及线粒体内和胞浆内Cyt C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谷氨酸诱导神经元损伤呈明显浓度及时间依赖性,50 μmol/L浓度可使LDH释放量明显增加 (18.4%,P<0.05),暴露后6 h凋亡率显著增加;凋亡发生前,神经元caspase-3活性已明显增高(3 h),6 h达高峰;线粒体Cyt C释放发生在caspase-3增高前,30 min时胞浆内Cyt C水平即明显增加(P<0.05),3 h胞浆内Cyt C水平超过线粒体内,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进行性减少。结论:50 μmol/L谷氨酸可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凋亡机制可能是通过损伤线粒体膜,使Cyt C易位释放入胞浆激活caspase级联反应而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