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2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77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41篇
  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7月应用锋哌新(头孢哌酮加舒巴坦)治疗耐药性福氏志贺菌性痢疾(简称菌痢)4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作对照,观察国产新药加替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细菌学清除情况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随机选取2005年因在呼吸道感染入我院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加替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结果 加替沙星组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83.30%,痊愈分别为73.30%和70%,细菌清除率分别是84.7%和77.20%,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和8.3%,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均轻微,未作任何处理.  相似文献   
43.
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方法,采用最大有效稀释法(1∶20稀释)分析并解决了注射用头孢哌酮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选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可以检测注射用头孢哌酮的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44.
头孢哌酮致双硫仑反应并发心绞痛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鸿涛  赵运梅  廖明  杨凡  高哓  朱丽 《医药导报》2005,24(7):610-610
头孢哌酮属第3代头孢菌素,其不良反应有致变态反应、维生素K缺乏及肝、肾功能损害等,还能引起双硫仑反应(戒酒硫样反应),并导致不良后果。我科2004年5~8月收治因感染而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后饮酒引发的双硫仑反应并致心绞痛发作6例,饮白酒者4例,啤酒者1例,葡萄酒者1例。  相似文献   
45.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优普同)为复方制剂,其成分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1:1).头孢哌酮为第3代头孢素,舒巴坦除对淋菌和不动杆菌属有抗菌活性外,不具有其他抗菌活性,它可增强头孢哌酮抗多种β-内酰胺酶降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与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 3种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严重烧伤患者90例 ,随机分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 3组 ,每组各 3 0例。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组均为每次 1g ,静脉滴注 ,每日 3次 ,疗程 4~ 6天 ;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组每次 0 5g ,静脉滴注 ,每日 3次 ,疗程 4~ 6天。所有患者创面均做分泌物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及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组有效率分别为 60 0 %、73 3 %及93 3 % ;共培养细菌 2 0 0株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 ( 3 0 5 %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2 2 0 % )最为常见。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敏感率分别为 69 0 %、76 0 %与 94 0 % ,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敏感率分别为 68 0 %、70 0 %与 94 0 %。结论 :严重烧伤感染患者选择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的治疗效果优于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 ,亚胺培南 西拉司丁可作为治疗严重烧伤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在细菌性痢疾治疗中的临床运用疗效。方法: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我院所收治的196例细菌性痢疾患者分成两组,即联合组与单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单一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联合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愈痢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100.0%)比单一组患者(84.7%)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痢疾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甚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分析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按门诊单双号将患儿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舒普深治疗,给予B组患者头孢哌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3.8%,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78.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A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可知,A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普深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头孢哌酮,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抗感染药学》2017,(7):1404-1406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38例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以下简称ET方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评价两组患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1%高于对照组为49.27%(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59%低于对照组为39.13%(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用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Ⅳ度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优于ET方案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