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594篇
内科学   189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211篇
外科学   244篇
综合类   921篇
预防医学   239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30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宫颈肿瘤大小在Ⅰb ~Ⅱ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肿瘤大小的临床意义。[方法]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手术治疗的Ⅰb~Ⅱ期(FIGO分期)宫颈癌患者398例,将其中302例有完整资料的患者根据宫颈肿瘤的最大横径分为<4cm组和≥4cm两组,分析了两组患者的生理病理因素、失败模式及其预后,并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与<4cm组比较,≥4cm组中分期较晚,淋巴结转移,高位淋巴结转移及宫颈深肌层浸润的比例更高。宫颈大肿瘤组(≥4cm组)的单纯盆腔复发率(22.0%)高于<4cm组(7.6%)。宫颈大肿瘤组(≥4cm组)的5年生存率(59.29%)明显低于<4cm组(82.15%,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宫颈局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阴道残端,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因素(P<0.05)。[结论]宫颈肿瘤≥4cm的患者更易发生深肌层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盆腔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2.
1 病历摘要患者男 ,2 9岁 ,因反复上腹部不适 2月 ,加重伴黑便 4天来院就诊。体检心率 1 0 6次 /分 ,血压 1 0 0 /5 0mmHg。神志清楚 ,呈贫血貌 ,脸结膜及口唇苍白 ,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 ,肝、脾未触及。患者平素体健 ,来格尔木前曾在当地因贫血住院治疗 ,大小便常规检查均正常。血RBC 1 1 2× 1 0 12 /L ,大便呈褐色稀便 ,经多次大便涂片检查 ,于 4 0倍镜下均可见多个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 ,并见包囊在视野内不规律游动 ,大便潜血为可疑阳性 ,对大便涂片进行碘染 ,镜下见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壁呈棕黄色。入院诊断 :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贫…  相似文献   
73.
白癜风在中医文献中又称“白癜”、“白驳风”,是以皮肤变白 ,呈乳白色 ,大小不同 ,形态各异的局限性斑片。笔者应用自拟白癜宁酊外搽治疗白癜风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 ,男 3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7岁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 5天 ;病变累及部位为头面颈及胸背部 ,皮疹颜色呈乳白色 ,一般为钱币大 ,少数有手掌大。治疗方法白癜宁药物组成 :补骨脂 5 0 g,红花 30 g,肉桂30 g,姜黄 30 g,苏木 30 g,无花果叶 30 g,乌梅 1 5 g。上药用 5 0度以上白酒 5 0 0 ml浸泡 1周后即可应用。在病变处用生姜 (新鲜…  相似文献   
74.
患者女性,20岁。因外阴部菜花状肿物进行性增大伴出血、恶臭2年入院。患者自述2年前出现外阴搔痒、起皮疹。初为散在点状丘疹,逐渐增长扩大,表面呈分叶毛刺状、融合成一巨大菜花状肿物,并伴有出血、恶臭。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效果不佳。入院后检查:外阴部及其周围见一菜花状肿物,大小约30cm×25cm×10cm,触之疼痛、出血。阴道内壁及肛门齿状线上下均有散在的疣状物。入院诊断:外阴部肿物,性质待定。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病理检查:巨检:菜花状肿物一个,大小为28cm×23cm×10cm,暗红色,表面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切面…  相似文献   
75.
患者女, 34岁,因右颈部包块 4+月入院.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发热及突眼,无精神亢进及抽搐,不伴声嘶及呛咳. 4月来包块疼痛反复发作,曾予以抗炎治疗,包块有所消退.查体:右颈部扪及沿右胸锁乳突肌平行走行的条形包块,大小约 5.0 cm× 1.5 cm大小,随吞咽上下移动、质中,压痛明显,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由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血管瘤的MSCT表现。结果毛细血管型4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静脉血管瘤2例,混合型1例。血管瘤MSCT平扫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等密度4例,不均匀、混合性密度9例,斑点状钙化或静脉石6例,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结论结合肿瘤的形状、密度及强化程度等特点,可提示软组织血管瘤,而肿瘤大小、形状、密度、有无钙化,以及强化特点等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7.
《家庭医学》2005,(5):60-60
据健康报报道:一位来自上海的肺癌病人,双肺肿瘤如拳头般大小,用化疗等方法治疗未见好转。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经专家两次对肿瘤进行440分钟的“烫杀”后,顺利康复,出院回家。  相似文献   
78.
急性颅脑损伤脑疝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特点及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 低其病死率.方法:对 2000~ 2003年收治的 51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 51例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死亡 33例,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 64.7%.主要 死亡原因: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后脑水肿引起的 ICP增高形成脑疝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伤;其次是各种严重的并 发症.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引起脑疝伤残、病死率极高,其预后与 GCS计分、瞳孔变化、损伤类型、年龄大小、手术时 机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病人,女,65岁,因感冒后出现咽部疼痛,发热,自服头孢氨苄片治疗3d,无明显疗效,于2002年3月12日来我院内科就诊,呼吸科以急性扁桃体炎、糖尿病诊断收入院。入院查体见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咽部明显充血,双侧颌下淋巴结明显肿大,约核桃大小,有轻度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81%,空腹血糖9.8mmol/L,其余检查无明显异常。在呼吸科给予头孢曲松钠静脉点滴、雾化吸入、控制血糖及对症处理等治疗2周,病情略有好转,但咽部仍感不适,颌下淋巴结仍肿大,但临床检查淋巴结触痛不明显,遂请我科会诊,转入我科治疗,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80.
患者女,4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逐渐加重3个月,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经治疗无好转,于2001年11月28日来我院进一步诊治。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2,左眼0.1,双外眼检查未见异常。右跟底正常;左眼底视乳头色泽正常,界限清晰,血管走行正常.黄斑中心凹反光未见,视网膜颞下方可见约3PD大小黄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