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12篇
  免费   2569篇
  国内免费   1806篇
耳鼻咽喉   4016篇
儿科学   246篇
妇产科学   194篇
基础医学   1081篇
口腔科学   1025篇
临床医学   8254篇
内科学   2549篇
皮肤病学   727篇
神经病学   916篇
特种医学   24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713篇
综合类   18429篇
预防医学   3785篇
眼科学   987篇
药学   11580篇
  119篇
中国医学   15155篇
肿瘤学   965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174篇
  2022年   1079篇
  2021年   1331篇
  2020年   1317篇
  2019年   1423篇
  2018年   696篇
  2017年   1385篇
  2016年   1607篇
  2015年   1915篇
  2014年   3527篇
  2013年   3417篇
  2012年   4395篇
  2011年   4757篇
  2010年   4379篇
  2009年   4247篇
  2008年   4562篇
  2007年   4140篇
  2006年   3763篇
  2005年   3968篇
  2004年   3388篇
  2003年   3267篇
  2002年   2586篇
  2001年   2298篇
  2000年   1635篇
  1999年   1461篇
  1998年   1223篇
  1997年   1086篇
  1996年   969篇
  1995年   917篇
  1994年   723篇
  1993年   475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42篇
  1990年   318篇
  1989年   343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搜集2009年1月-2019年1月国内发表的健脾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信息,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 5.3软件从临床综合疗效、胃排空时间、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行敏感性分析,检验其稳定性。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共计962名患者,结果显示健脾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总有效率:OR=4.46,Z=7.38,95%CI:(3.04,6.53),P<0.000 01;缩短胃排空时间:Z=3.18,MD=-31.04,95%CI:(-50.17,-11.91),P=0.001;减少复发率:Z=4.41,OR=0.18,95%CI:(0.09,0.39),P<0.000 1。结论:健脾类中药方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增加临床总有效率、缩短胃排空时间、减少复发率等方面比运用促胃动力剂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RDS早产儿9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胎龄(29.03±0.58)周;出生体质量(996.91±98.52)g;病程(3.48±0.56)h;临床分级Ⅰ级58例,Ⅱ级32例;Apgar评分(6.85±1.06)分。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NIPPV组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每组45例。NIPPV组给予NIPPV治疗,NCPAP组给予NCPAP治疗,若两组治疗后不能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则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或行有创机械通气。结果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12、24 h后和治疗结束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治疗前。NIPPV组治疗12、24 h后PaO2、OI明显高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和NCPAP组治疗结束时Pa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PS使用率(22.22%vs 44.44%)、有创通气率(17.78%vs 40.00%)、氧疗时间[(71.42±7.62)h vs(85.62±9.24)h]、有创通气时间[(46.78±5.32)h vs(55.27±6.14)h]、住院时间[(30.42±3.65)d vs(35.62±3.89)d]、并发症率(31.11%vs 53.33%)明显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可有效改善RDS早产儿通气功能,有利于减少PS使用、有创通气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是由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包括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因子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等。ORG的病理特征主要为肾小球和肾小管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于ORG患者,RAAS抑制剂短期内有效,但通过低热量饮食或减肥手术减轻体重具有更一致和长远的抗蛋白尿和逆转超滤过作用;此外,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等胰岛素增敏剂可减轻肾功能不全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未来,抗氧化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将为ORG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诊内科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合理性,促进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4月本院急诊内科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全部电子处方,共计3059张。经过数据重整,得出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的患者为1333例。结合该药说明书、相关指南,评价其应用合理性。结果醒脑静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适应证不适宜44例,占全部处方的3.30%。结论医院需重点从合理适应证方面提高醒脑静注射液应用适宜性,进一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比较经鼻导管高流量吸氧(HFNC)与经鼻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HFNC治疗,对照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窘迫评分体系(CS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呼吸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呼吸频率、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大,TcSO2、PaO2于治疗24 h后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及肺部湿啰音、肺部炎症情况均改善,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HFNC治疗可明显改善通气功能和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nCPAP治疗,可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34-137
目的探讨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9月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患者共256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全方位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情况及SAS、SD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2.9%(x2=10.798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23.4%(x2=8.077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耳鼻咽喉科鼻内镜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每年的4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爱鼻日,旨在引起公众对鼻病健康的关注。这时也是最美好的季节,春光灿烂,鲜花盛开,空气中的花粉和粉尘也急剧爆涨。耳鼻喉科接诊各种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增多了。杭州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的陈志凌副主任提醒过敏性鼻炎患者,最近是此病高发季节,要注意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则予以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