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45篇
  免费   7477篇
  国内免费   9273篇
耳鼻咽喉   1319篇
儿科学   2584篇
妇产科学   1423篇
基础医学   13796篇
口腔科学   1663篇
临床医学   15142篇
内科学   15544篇
皮肤病学   1392篇
神经病学   3481篇
特种医学   26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1篇
外科学   6983篇
综合类   34236篇
预防医学   9339篇
眼科学   1233篇
药学   8580篇
  108篇
中国医学   2876篇
肿瘤学   11258篇
  2024年   719篇
  2023年   2842篇
  2022年   2472篇
  2021年   2837篇
  2020年   2635篇
  2019年   2915篇
  2018年   1703篇
  2017年   2356篇
  2016年   2792篇
  2015年   2976篇
  2014年   4254篇
  2013年   4556篇
  2012年   6254篇
  2011年   7308篇
  2010年   7068篇
  2009年   7392篇
  2008年   8136篇
  2007年   7859篇
  2006年   7677篇
  2005年   8023篇
  2004年   7216篇
  2003年   6489篇
  2002年   5413篇
  2001年   4822篇
  2000年   3946篇
  1999年   3282篇
  1998年   2764篇
  1997年   2103篇
  1996年   1548篇
  1995年   1258篇
  1994年   785篇
  1993年   419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4名正常对照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人群的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两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1,P<0.05;2=30.201,P<0.05)。按性别分组后比较,结果仍同前。患者组中各基因型组间认知功能比较结果示:①各基因型组间韦氏记忆量表的理解记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G/G与T/T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G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分类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他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核酸技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本实验共分6组,分为以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Lip)、无义寡核苷酸组(NODN/Lip)及RPMI 1640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Lip),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应用Hoechst 33258/PI双重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DNA凝胶电泳观察凋亡情况,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Hoechst 33258/PI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结构呈凋亡样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见转染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并出现G2/M期阻滞现象;DNA凝胶电泳在600ng/ml,800ng/ml ASODN/Lip组的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明显的“梯状”现象。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下涧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以及阻止有丝分裂发生在G2/M阻滞期来实现,Survivin靶向反义核酸技术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丛生蛋白是一种与调亡有关的多功能糖蛋白,可以诱导多种细胞发生调亡.为了研究经25μmol/L多沙唑嗪处理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中,丛生蛋白的表达水平与PC-3细胞调亡之间的关系,Youm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应用DNA碎裂片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来评估细胞调亡的程度和丛生蛋白mRNA及蛋白质的基因时空表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FcαR1基因5′端调控及UTR区SNPs及其单倍型与我国南方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266例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每3~6个月查尿蛋白、血肌酐及其他指标随访,以血肌酐浓度比基础值升高1倍以上或死亡作为随访终点。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肾功能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该区域单倍型对及-27、56位点多态性与肾功能进展显著相关;(2)-27位点基因型TC与TT比较差异显著(P=0.003);56位点基因型CC与TT比较,P=0.011;单倍型对TCC/CTC与TTT/TTT比较,P=0.000。结论FcαR1基因第一外显子C56T多态位点基因型与我国南方IgAN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97.
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40例青年乳腺癌组织、40例老年乳腺癌组织中bel-2、bad基因的表达,并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bcl-2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呈递减趋势(P<0.01),青年乳腺癌患者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癌患者(P<0.05),bcl-2表达阳性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FR、PR表达呈正相关(P<0.05) .bad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也呈递减趋势(P<0.05),青年乳腺癌患者b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痈患者(P<0.05),bad表达阳生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bcl-2、bad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因子.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l-2基因达水平,特别是联合检测bcl-2、bad以及ER、P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个体化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998.
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IL-1基因多态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及多阶段的漫长过程,各种致病因子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于不同的阶段,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宿主因素和环境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宿主遗传因素与胃癌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重点,遗传因素的研究包括自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6、IL-10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999.
揭乐琴  陈洪宇 《光明中医》2009,24(7):1408-1409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IgA肾病的产生和发展有关.研究较多的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子宫球蛋白基因多态性、细胞因子多态性等,本文就近年来IgAN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fms-like typrosine kinase receptor sFh-1 on 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 (RNV). Methods Recombinant lentivirus sFh-1 ( 2-3 ) and sFh-1 ( 2-4 )expressing the sFh-1 (2-3) and (2-4) immunoglobulin-like regions of sFh-1 were constructed. 96 seven-dayold C57/6J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24 mice in each group. Group 1 : normal control;group 2: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3: sFlt-1(2-3); group 4: sFlt-1(2-4). The mice in group 2-4 were exposed to hyperoxia with (75±2)% O2 for 5 days and then returned to normoxia with 21% O2 ; the m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