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8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313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76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471篇
内科学   683篇
皮肤病学   3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1233篇
预防医学   591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00篇
  5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CD226基因SNP和启动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人CD226(PTA1)启动子及其5‘上游调控序列。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启动子序列,并分析人CD226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以及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开放读框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CD226基因在-375bp处和-130bp处可能有两个启动子,含有AP-1,Ets-1,Spl,P300,PU.1,PEA3等转录因子结合序列,在编码胞浆区的序列中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论 CD226基因表达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的调控。  相似文献   
62.
兰喜  柳纪省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2):1095-1101
冠状病毒是所有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具有胃肠道、呼吸道或神经系统嗜性,常引起人普通感冒或动物胃肠道、呼吸系统疾病,而SARS-CoV则引起人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研究冠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对阐明其病毒粒子的发生、感染和致病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冠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包括冠状病毒基因组特征,编码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线粒体DNA与人宫颈细胞癌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与人宫颈细胞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制备地高辛标记的3条人mtDNA探针,对一株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24例子宫颈癌患者的活检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3条mtDNA探针在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或间期核中均未出现阳性杂交信号;而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和24例肿瘤组织标本的部分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中均出现了阳性杂交信号.而在癌旁组织的部分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中虽也出现了阳性杂交信号.但与肿瘤组织标本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癌细胞核基因组中存在mtDNA的同源序列,这些同源片段的出现可能与细胞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2株从人分离出的H9N2亚型毒株内部基因特性,并弄清其来源。方法 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用P^CEM-T Vector(美国Promega公司),4℃过夜连接,重组质粒转入dH5a细菌,筛选阳性菌落,酶切鉴定,送六合通公司自动测序。然后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 2株测定毒株内部基因均为G9基因系,它们相互间除PA基因有差异外,其余5个基因均相同。结论 2株测定毒株的基因组均为G9基因系,它们是由携带不同基因特性H9N2毒株的禽群分别直接感染人,而不是来自同一禽的H9N2亚型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65.
Alu序列通过RNA依赖性机制即反转录转座在灵长类动物基因组中扩增,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已经超过100万个。这些序列在人类基因组中被认为有很多功能,并对基因结构有很大的影响。Alu序列大概以每200个新生儿就一个插入的速度继续扩增。已有研究表明Alu序列的插入和Alu重复序列之间的不等同源重组导致了多种人类疾病。Alu序列不仅对基因组的进化做了很大贡献,而且对大部分人类遗传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新的Alu亚类产生,新的亚类引起的疾病又见报道,本文将对这一方面内容的发展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HBV DNA水平对一片段PCR法和两片段PCR法这两种不同方法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效率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技术,供后续的HB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方法:采集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5份血清,分别用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及两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经双酶切鉴定后将PCR产物克隆入载体,进行HB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85份血清的HBV DNA滴度。 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成功需要的血清HBV DNA浓度高于两片段PCR法,两种方法扩增的效率比较为:一片段PCR法扩增的阳性率低于两片段PCR法(P<0.01)。一片段PCR法的保真性和灵敏度分析发现: 保真性:核苷酸的人为突变率为1.13 bp/kb;灵敏度:为102个初始模板。浓度大于103的重组质粒DNA80%可以成功扩增,浓度低于该值的扩增效率比较低。结论: 血清HBV DNA水平对两种扩增方法的阳性率有一定影响,滴度高低是选择合适PCR扩增方法的依据。HBV DNA滴度大于106copies/L的样本,可选用一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而对HBV DNA滴度小于106copies/L样本,则可选用两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克隆的技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但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7.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是指存在于某一人群或个体基因组内的单个碱基发生突变 ,正是由于这些突变 ,导致了群体与群体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许多疾病的易感性、个体的药物敏感性等均与SNPs有关。建立快速高效的SNPs检测方法和强大的数据库 ,能为人类基因组功能研究和SNPs的应用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腹泻住院患儿进行诺若病毒检测,对其流行株进行基因序列的测定,以了解诺若病毒在上海地区的流行特征,为该病原体所致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1至2005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首先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在轮状病毒抗原阴性标本中,每隔8个标本按编号顺序行机械随机抽样,建立RT-PCR方法进行诺若病毒的检测。对PCR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通过Clustal W和Mega 4.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534份,轮状病毒抗原阴性4084份,机械随机抽得484份用于诺若病毒检测,45/484份(9.3%)检测到诺若病毒。对诺若病毒感染季节分布和患儿年龄特点的分析表明,除4月和7月份未检测到诺若病毒外,其余各月份均检测到诺若病毒,其高发的月份是8至11月。5~6月也呈一个小高峰。77.8%(35/45)的患儿<2岁,其中6~11个月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达35.6%(16/45),<6个月的婴儿占20%(9/45)。GⅡ-4型是这5年间尤其是2003年之后的主要流行型别,2001至2002年尚存在其他的流行型别GⅡ-3和GⅡ-7...  相似文献   
70.
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基因组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蛋白质组学运用到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即运用2—DE、质谱等手段来观察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肥大、心衰、心肌梗塞导致的心肌细胞蛋白质表达水平和翻译后修饰(PTM)的改变,对这些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给予独特的解释。与此同时,各种心血管疾病模型相关蛋白质组数据库也在建设之中,这将大大方便更多的蛋白质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使用蛋白质组学在心血管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