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2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33篇
综合类   580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9篇
  2篇
中国医学   86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思邈养生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临床医药学家,还是著名的养生学家。他广收民间养生之精粹,井结合自己晚年的养生经验,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作了二次大的总结,对养性摄生颇具真知灼见,至今仍有指导意义。1 抑情啬神在《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孙思邈引述古代养生家嵇康语云:“养性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制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以此说明调摄  相似文献   
22.
孙思邈的养生医学思想盛亦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关键词孙思邈,千金方,养生医学探求健康长寿、青春常驻是人类研究的一个古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尖端课题。历史悠久而卓有成效的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人们普遍瞩目而寄予厚望的宝库。唐代...  相似文献   
23.
VEGF-C和VEGF-D蛋白表达在胰腺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VEGF-C、VEGF-D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癌周淋巴管增生在胰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胰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胰腺癌VEGF-C、VEGF-D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22/30)、57%(17/30),肿瘤周边部位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其表达与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与肿瘤的TNM分期有关,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在VEGF-C、VEGF-D蛋白阳性组,淋巴结转移均显著增多。结论VEGF-C和VEGF-D与诱导胰腺癌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淋巴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GSTM1基因型与胃癌易患性的关系,为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和胃癌的一级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手段。方法:501例,分为胃癌(GC)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胃溃疡(GU)组、十二指肠溃疡(DU)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肿瘤家族史等。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GSTM1基因型测定组的基因型频率,ELISA法测定Hp感染,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HP感染、吸烟、GSTM1空白基因型,其中大蒜为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与胃癌有关联的危险因素分别为HP感染、GSTM1空白基因型,大蒜仍为保护性因素。HP感染与GSTM1空白基因型对胃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吸烟与GSTM1空白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结论:具有GSTM1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该基因型可以认为是胃癌易患性的标志。检测该基因型能够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确定,对胃癌的早期发现和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胃肠道手术全麻诱导期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液体选择。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A组(万汶组)和B组(勃脉力A组)各10例。A组:入室后20min内输入万汶7ml·kg-1后诱导,继续输入万汶达15ml·kg-1行AHH;B组:同样方法输入勃脉力A(醋酸钠林格氏液)。分别记录基础值(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插管后20min(T5)、切皮前(T6)的MAP、HR、CVP;于AHH前(t0)、AHH后即刻(t1),AHH后1h(t2)分别经桡动脉、锁骨下静脉抽血测血气、乳酸、电解质。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中心静脉血氧含量(CcvO2)、氧摄取率(ERO2)、扩容率。结果:A、B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差异。扩容率A组>B组。pH值B组t1时高于正常值,t2时恢复正常。两组HCO3-在AHH前后无差异,乳酸在t2时均升高,PCO2B组t1时降低。CaO2、CcvO2:A组t1、t2较t0降低;B组t1降低,t2升至t0水平。ERO2:A组组内无差异,B组t1、t2较t0升高。Na 、K 、BUN:A、B两组AHH前后无差异。Cl-:A组AHH前后无差异;B组t1较t0降低,t2升至t0水平。Glu两组变化趋势相同:t0、t1无差异,t2较t1升高。结论: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预防全麻诱导期低血压效果无明显差别,用于诱导期扩容安全有效。勃脉力A对稳定机体生理内环境更具优越性,而万汶扩容作用及维持时间优于勃脉力A。  相似文献   
26.
针对当前中医学术界基础理论和肾藏象术语缺乏严密性的弊端,笔者从古文献学角度尤其是《黄帝内经》原文中遴选有关肾藏象的理论内容进行系统的分类总结和归纳整理,力求直白、明晰、详实和可靠,并匡正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尊重《黄帝内经》内容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7.
(续)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在这一节里,孙思邈郑重提出了两条养生的具体措施“:鸣云鼓”和“潄玉津”,并且指出了它们与正常睡眠和祛邪防病、保精全神的关系。何谓“鸣云鼓”?就是叩齿。何时鸣云鼓?孙氏也明确规定了时间“,亥”时,即夜晚的21~23时。在《千金方》中,孙氏还提出过早晨叩齿的方法,曰“: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可见,孙氏对叩齿与护齿的关系看得是很重的。叩齿何益?用现代的话说,它可以增强牙齿的力量和防病、抗病能力,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原位杂交法对40例PHCC和癌旁组织手术切除后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和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了检测。结果①VEGF、MMP-9表达与MVD、PHC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②在PHCC中,有转移者及包膜不完整者VEGF、MMP-9表达与MVD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包膜完整者;③VEGF、MMP-9表达与MVD在大肿瘤(直径>5cm)与小肿瘤(直径≤5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VEGF、MMP-9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判定HCC发生、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白细胞介素-12(IL-12)对于小鼠皮下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右侧腹部皮下注射2x105 个Panc-02细胞建立皮下肿瘤模型.皮下肿瘤被检测24d,通过测量的皮下肿瘤的两个直径以计算出肿瘤大小(mm2).分为IL-12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小鼠.从第3~7天,IL-2治疗组,每天在肿瘤周围注射0.1 μg IL-12,对照组同时同部注射同量平衡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2治疗组从第7天开始Panc-02肿瘤的生长出现受到抑制.第10天,IL-12治疗组[(13.8±8.7) mm2]与对照组[(36.4±8.5) mm2],(P<0.05)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天,两组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66.5±50.4) mm2 VS (264.4±46.4 )mm2, P<0.01].结论:肿瘤周围注射IL-12明显抑制Panc-02皮下肿瘤的生长,为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断流术和分流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粘膜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测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自由门脉压为(1.15±0.13)kPa,模型对照组升高至(2.68±0.16)kPa(P<0.01),断流术组升高达(2.73±0.27)kPa,分流术组回降至(1.57±0.23)kPa,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3 mRNA表达有类似变化,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断流术组和分流术组各组表达分别为0.48±0.02、0.96±0.04、1.04±0.06和0.65±0.03.结论:正常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 少量表达,PHG时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断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分流术后Caspase-3 mRNA表达有所下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