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57篇
  免费   10045篇
  国内免费   8637篇
耳鼻咽喉   884篇
儿科学   1863篇
妇产科学   1264篇
基础医学   12448篇
口腔科学   2707篇
临床医学   21598篇
内科学   19257篇
皮肤病学   1622篇
神经病学   4564篇
特种医学   4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6篇
外科学   8113篇
综合类   51996篇
预防医学   10335篇
眼科学   1570篇
药学   26372篇
  234篇
中国医学   10323篇
肿瘤学   8237篇
  2024年   1617篇
  2023年   5182篇
  2022年   4398篇
  2021年   5646篇
  2020年   5242篇
  2019年   5810篇
  2018年   2932篇
  2017年   5091篇
  2016年   5564篇
  2015年   6227篇
  2014年   9076篇
  2013年   8945篇
  2012年   11116篇
  2011年   11993篇
  2010年   10668篇
  2009年   10222篇
  2008年   11226篇
  2007年   9904篇
  2006年   8707篇
  2005年   9161篇
  2004年   7163篇
  2003年   6176篇
  2002年   4718篇
  2001年   4269篇
  2000年   3351篇
  1999年   2589篇
  1998年   2031篇
  1997年   1721篇
  1996年   1560篇
  1995年   1231篇
  1994年   873篇
  1993年   731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616篇
  1990年   501篇
  1989年   455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观察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60例研究对象是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患儿,以数字标注法分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组间未治疗时咳嗽症状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咳嗽症状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咳嗽,能够缓解咳嗽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保证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与针灸联合艾瑞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预后。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艾瑞昔布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草附子汤与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的总体评价(PGA)、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肠球菌表面蛋白(ESP)、脊柱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扩胸度。结果:治疗后,2组PGA评分、BASDAI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PGA评分、BASD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CRP、ES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均下降,扩胸度均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脊柱疼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扩胸度则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与针灸联合艾瑞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比单一西医药物治疗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降低炎性水平,提高关节功能,可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3.
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 miR-9 通过靶向 E 盒结合锌指蛋白 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分析miR-9在SCLC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机制。方法:采用qPCR、WB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7例SCL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EB2的表达。采用TargetScan预测miR-9的潜在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PCR和WB法进行验证。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9和ZEB2 过表达对 NCI-H446 的生物学行为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miR-9过表达NCI-H446细胞构建SCLC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miR-9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CLC组织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iR-9在ZEB2的3'' UTR上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与对照组相比,miR-9过表达组NCI-H446细胞中ZEB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促EMT蛋白表达减少,而同时过表达ZEB2能够逆转上述影响。体内实验中,miR-9过表达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miR-9组裸鼠肿瘤组织中和ZEB2蛋白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9通过靶向调控ZEB2从而抑制SCLC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以及NCI-H44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的最终确诊为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0例,另选取同时期内急性CO中毒患者10例以及健康体检者1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浆HMGB1水平进行检测。另外,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分析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浆HMGB1水平变化及与量表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期血浆HMGB1水平为(14.23±10.32)ng/mL,明显高于恢复期的(7.93±4.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CO中毒迟发性脑病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HMGBl水平与HDS以及ADL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r=0.610;r=0.605;r=0.607;r=0.610,P<0.05)。结论HMGBl参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炎症反应前过程,且与HDS以及ADL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
赵桂东 《山东医药》2015,(6):65-66,70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16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共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FBG和Hb A1c均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HOMA-IR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为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98.
99.
<正>有时候,痴呆有多种原因。了解诊断知识有助于制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患痴呆的最常见原因,是约80%患者的病因。随着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异常蛋白开始在脑部堆积,影响记忆力、推理能力、计划能力和其他大脑功能。但其他原因也可导致痴呆。老年人常见的痴呆为血管性痴呆,即供应血液至大脑的动脉被堵塞。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脑卒中组,根据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42例)及重度组(21例)。同时,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进展性脑卒中将其分为进展组(31例)和非进展组(87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7、14天采集上述患者肘静脉血检测IL-6和hs-CRP水平。选取同期于本院查体健康者48例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于体检当日清晨采集血液检测IL-6和hs-CRP水平。结果入院后第1、3、7、14天,脑卒中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其中,重度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1),中度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非进展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于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进展组患者IL-6和hs-CRP水平随时间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于入院后第7天达到峰值。在不同时间点,进展组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结论 IL-6和hs-CRP可用于判断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预测脑卒中进展,可为脑卒中的防控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