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药学   600篇
  4篇
中国医学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大煊 《北方药学》2020,(2):126-127
目的:研究哌拉西林联合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46例冠心病伴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哌拉西林联合他唑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感染各指标检测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1.30%(21/23)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观察组的感染各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冠心病伴感染治疗中,采用哌拉西林联合他唑巴坦,可提高病原菌的清除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2.
李世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2):283-285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下简称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300例资料,将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150例;单用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案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及炎症各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用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单用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治疗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43.
杨栋梁 《抗感染药学》2020,17(3):450-452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100例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左氧氟沙星联用组(50例)和莫西沙星联用组(50例);其中左氧氟沙星联用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治疗,莫西沙星联用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痰液颜色、体温和胸部阴影)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即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莫西沙星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联用组(92.00%vs 72.00%,P<0.05),临床症状(痰液颜色、体温和胸部阴影)复常时间均早于左氧氟沙星联用组(P<0.05),IL-6、PC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左氧氟沙星联用组(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有效促进了其症状恢复,改善了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 PZ)与碳青霉烯类经验性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 F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根据Cochrane指南,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PZ与碳青霉烯类用于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文献报道。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PZ与碳青霉烯类在治疗FN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结果 纳入了6篇文献,共1159例次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与碳青霉烯类在治疗成功率上无差异(P<0.05),但有着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 0.44~0.94, P=0.02)。结论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可代替碳青霉烯类作为经验性治疗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分析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依替米星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从某院抽取86例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从对比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发烧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细菌清除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采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依替米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症状较少,其症状改善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05—2010-10收治的150例急性脑卒中并发院内感染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A、观察组B各50例,分别采用不同配比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头孢唑肟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A有效率84.0%,观察组B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50.0%,观察组A、B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观察组B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4.6%、62.1%,对照组为55.4%,观察组A及观察组B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A及观察组B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A并发症发生率14.0%,观察组4.0%,对照组12.0%,观察组B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杀菌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48.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解儿童肺炎病原菌的种类、寻找其治疗对策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衡水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11年1月间468例住院肺炎患儿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其中170例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实验,为临床治疗抢救肺炎患儿选择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8年6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药敏资料.结果 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达91.2%.其它比较敏感的抗菌药依次为头孢他啶(76.5%)、头孢哌酮/舒巴坦(61.8%)、哌拉西林(61.8%)等.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中介率最高者为亚胺培南(52.9%),其它依次为环丙沙星(38.2%)、美罗培南(20.6%).耐药率最低者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9%).其它依次为左氧氟沙星(14.7%)、环丙沙星(17.6%)和哌拉西林(17.6%).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是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体外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低的抗菌药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等.  相似文献   
50.
《抗感染药学》2018,(1):156-158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108例资料,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参照组患者在降糖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即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水平测得值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肺功能各指标(FEV_1、FVC、FEV_1/FVC)水平测得值优于参照组(P<0.05),临庆症状(体温、咳嗽咳痰)复常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稳定了血糖值,有效改善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