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36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8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87篇
预防医学   398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87篇
  6篇
中国医学   6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四期甲状腺内镜手术及颈部内镜外科学习班”将于2010年9月10~12日在广州举办。讲课内容涵盖目前国内、外甲状腺内镜手术及颈部内镜手术(包括涎腺手术、颈清扫手术、先天性囊肿手术等)的最新技术和进展,同时配以录像的形式演示各种内镜手术的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992.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主办,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耳鼻喉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承办,丹麦耳听美公司和北京麦德森公司联合协办的“2009北京听力论坛”于2009年11月2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圆满结束。与会代表150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湖南、湖北等16个省市和自治区。  相似文献   
993.
由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二届(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学术会议拟于2010年12月3~6日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是2010年度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界惟一的一次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是自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全国学术盛会,同时又是分会的换届大会。预计将有1000多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本次会议将授予Ⅰ类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994.
995.
张德邦 《光明中医》2013,(12):2486-2487
舌强、虚火喉痹、虚火乳蛾、慢喉瘖等,均为咽喉疾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要临床治愈颇感棘手,用常法难能奏效.笔者遵从〈内经〉"病在上者,下取之……"[1]之意,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而制定的"上病下治" 之法,运用地黄丸(汤)等类方加减以及外用方治疗舌强2例,虚火喉痹8例,虚火乳蛾6例,慢喉瘖5例,均取得明显效果.说明"上病下治" 之法,实乃"治病求本"之法.本文所述的病症,其病位在上(舌、咽、喉),其病根在下.通过求本使问题迎刃而解,说明了中医治病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996.
蒋中秋 《河北中医》2014,(3):374-375
《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的方剂称为经方。由于经方立法严谨,选药精当,来源于临床实践,所以千百年来一直被临床医家所喜用,正确使用,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但在耳鼻喉疾病治疗中使用经方,乏见报道。以下从临床病案4则阐述运用经方治疗耳鼻喉疾病心得。  相似文献   
997.
晓承 《开卷有益》2009,(9):34-35
李先生近日便秘、咽喉肿一痛,去了一家三甲中医院治疗。大夫诊断后给开了三剂汤药,其中有一味“玄参”,李先生一见到“参”字,就误认为是补药,于是,寻问大夫,“怎么还给我开补药呢?”接诊大夫听后,笑着说:“中药有五十多个品种是以‘参’冠名的,如玄参、苦参、  相似文献   
998.
温长路 《大众健康》2009,(2):110-111
许多疾病都会引起咽喉作痛,周围的人会顺口给你开出药方——“甘草桔梗,专治喉咙”。说也奇,只需花几角钱买点甘草、桔梗熬水代茶一喝,疼痛真的就减轻了。道理何在?  相似文献   
999.
周刚  周明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24-1225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阴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在实践中发展.该文列举了声哑并喉舌痛、耳聋、目盲、鼻塞及三叉神经痛等医案,指出因头面为诸阳之会,且清阳出上窍,若寒邪直中少阴或阳虚感寒,导致阳气凝滞不能升腾滋濡,七窍为之闭塞,则声嘶音哑,鼻塞耳鸣,目昏目暗;或头面部诸经脉阳滞寒凝,不通则痛,则头痛不休,咽喉舌痛.而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温通肾阳、宣肺散寒、开窍启闭的作用,故对于阳虚感寒引起的头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认识半夏在咽喉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参考历代医家经典文献,学习先人如何运用半夏治疗咽喉疾病,并根据目前情况,结合案例分析,观察半夏配合其他药物在咽喉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结果上古《神农本草经》就记载半夏可疗“喉咽肿痛”,《伤寒论》、《金匮要略》更有条文明确记载以半夏为主药治疗咽喉疾患,后世医家更有许多评价,临床通过辨证论治以半夏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咽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半夏在咽喉疾病中皆取其行气涤痰,利咽消肿之功,半夏在咽喉疾病中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