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3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22篇
预防医学   266篇
药学   399篇
  19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哮喘患者7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行呼吸内科规范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气分析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老年重症哮喘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非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案。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亡,对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患者的身体抵抗能力、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均是引起呼吸内科感染的原因,此外,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该重视患者生理、心理等因素,及时开导患者,多给予患者关心,并做好预防感染工作,降低感染率,努力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3.
对我科2012年3~12月收治的252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及治疗资料等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向其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详细了解情况,进而探讨老年呼吸内科引起患者感染的常见因素,总结合理有效且有较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本组中252例患者,发生感染20例,感染率为7.94%,以呼吸道感染患者为最多,共14例;未感染者232例,占总数的92.06%。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合理用药,同时规范呼吸内科病房管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通过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知抗生素的使用在呼吸内科达78%,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抗生素是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常用的一种抗菌药物,其种类繁多,临床只有合理应用,才能保证抗生素在社区呼吸内科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感染效果,为其感染控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医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总结其感染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随机选取2012年1-12月在医院住院的2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预防性措施实施前后呼吸内科感染的控制情况,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200例中有49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24.5%,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服用抗菌药物及激素等均是感染的高危因素;采用预防性措施后,观察组的感染率降至8.50%,与预防性措施实施前比较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预防性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呼吸内科的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6.
艾兰方用于呼吸内科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0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在呼吸内科采用中药汤剂使用加湿器挥发对空气进行消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医院病房中药空气消毒剂研发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随机选择自愿参加两种空气消毒患者155例,男95例,女60例,平均年龄44岁.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13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例、支气管扩张症2例、支气管哮喘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住院时间>14 d.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状况及进展情况,评价其合理使用状况。方法:从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的病历中随机抽取80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本组80例患者中,有67例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其使用率为83.75%,药品种类多达32种。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种类最多的就是头孢他啶,其次是头孢哌酮和阿莫西林,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91%、13.43%和11.94%。抗生素使用最多的方式就是使用2种抗生素治疗以及单联用药,其次是二联用药,所占比例分别为32.84%、41.79%和31.34%。按照本组抗生素药物DDDs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依次为青霉素钠、环丙沙星、头孢呋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仍需进一步规范,避免抗生素的长期使用的和滥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和分析我院(二级甲等)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2年第四季度238例呼吸内科出院患者的病例进行查阅,对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使用频度最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氨曲南。238例中病原学检查率为34.87%。用法用量使用不当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中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统计数据明确,较全面反映临床抗菌用药现状,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最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提供较为有利的参考。采用方法:分析了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0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该200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护理方式和安全护理方式,传统护理方式中有67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67%,安全护理方式有98名患者对于护理整体较为满意,满意度达到98%。结论: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安全护理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在护理效果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1月间我院300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对其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60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居多,占50%;经病原菌检测,共检出50株病原菌,检出率为83.3%,其中真菌居多,占46%。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均与发生医院感染相关(P<0.05)。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等是影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感染管理,落实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