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6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宾卫星  文琼  王树立 《吉林医学》2010,31(13):1821-1822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78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男,56例,女,33例,年龄(48±10)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50例,胃溃疡(Gu)3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呋喃唑酮0.1,3次/d,口服。B组,男,52例,女,37例,年龄(49±8)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47例,胃溃疡(Gu)42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2次/d,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甲硝唑0.4,2次/d,口服。治疗1周后继续单用雷贝拉唑3周,4周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A、B二组抗Hp治疗结束后4周,Hp根除率各为92.1%,82%(P(0.05)。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95.5%,86.5%(P(0.05)。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高,疗程短,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治疗Hp阳性溃疡及根除Hp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82.
目的 通过使用呋喃唑酮和次苍研末外敷治疗1例全身多处压疮患者,充分说明呋喃唑酮和次苍研磨外敷治疗压疮疗效甚好,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方法 用0.25%络合碘彻底消毒创面,用无菌剪清除坏死组织,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后用0.2%甲硝唑溶液去除表面泡沫,用红外线照射创面待干时,将呋喃唑酮和次苍片按照3:1的比例研成细末后外敷于创面上,将敷好的创面暴露,不需加压,每天换药2次,较大创面可根据创面情况酌情增加换药次数.讨论创面愈合快.方法 简单,价格低廉,治疗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寻找一种根除率高、耐药率低、副作用少、费用低、适合基层的用于初次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方法对116例HD阳性病例,初次治疗用四联治疗法方案:雷贝拉唑10mgbid+枸椽酸铋钾220mgbid+阿莫西林1.0gbid+呋喃唑酮0.1gbid,疗程10d,疗程结束后再次查Hp;对照组85例,PPI标准三联7d疗法[PPI(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0.5gbid)+甲硝唑(0.4gbid)/N莫西林(1.0gbid)1。结果疗程结束后查Hp阴性者109例,根除率96.5%(109/113),轻度不良反应21.6%,总不良反应率为24.1%,对照组根除率81.2%。结论含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费用低,大多患者能完成疗程,该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4.
2002年2月-2008年5月,我队用呋喃唑酮治疗儿童寻常脓疱疮10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枸橼酸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短程疗法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结果及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尼替丁枸橼酸钠40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口服。饭前服用1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0.9%、87.8%,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9%、90.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尼替丁枸橼酸钠、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6.
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岐  马睿 《当代医学》2009,15(31):144-145
目的观察呋喃唑酮与克拉霉素对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方法9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呋喃唑酮组采用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组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两组疗程均为7d,然后继续用奥美拉唑,十二指肠溃疡服用4周,胃溃疡服用6周。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呋喃唑酮可以替代克拉霉素临床使用,具有疗效可靠、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选用。  相似文献   
87.
常明泉  兰鸿  陈芳  普玉芳  郝新才 《医药导报》2009,28(11):1489-1490
目的改进复方呋喃唑酮灌肠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增强治疗效果,方便临床用药。方法在原处方中加入甘油润湿,CMC Na助悬,枸橼酸钠絮凝,主药粉碎过筛孔内径为(125.0±5.8) μm筛,再用多功能粉碎机匀化处理;从沉降容积比、再分散性、絮凝度、pH值等方面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样品留样3个月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所制样品颗粒细腻均匀,不易沉降,再分散性好。结论改进后的处方与工艺可行,物理稳定性可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建立了用于检测食品中呋喃唑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方法HPLC法,样品以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SPE(Alumina B)净化,Hypemil ODS C18(4.6×250 mm,5 μm)进行分离,紫外榆测器检测呋哺唑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采用ELISA榆测法和酶标渎数仪定量检测. 结果 HPLC法回收率94.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吠哺唑酮的最低检测限0.2 ng/kg.ELISA法呋喃唑酮含量在50~4 050 ng/kg之间之,精密度CV%为2%~5%,回收率为87.3%~107.5%,标准曲线r=-0.995~-0.999. 结论 HPLC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但是仪器没备投入高;ELISA法特异性高,干扰少、测定步骤简便、快速,操作安全,设备投资少.  相似文献   
89.
众所周知 ,幽门螺杆菌 (Hp)与消化性溃疡病 (PU)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已得到证实 ,根治 Hp是治疗 Hp阳性溃疡病的必要措施亦已达成共识。笔者应用中药胃复春配合法莫替丁、呋喃唑酮与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 ,旨在寻求一种安全、高效、耐受性好、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 ,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的 57例门诊患者。所有病例经胃镜取胃粘膜活检作快速尿素酶测试及组织切片 Giemsa染色法检测确定 Hp感染。无…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PU)致病及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除采用H2受体阻滞药外还需加用抗生素。笔者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同时与单一使用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相比较,旨在探讨药物联用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