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74篇
内科学   20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科学   915篇
综合类   3003篇
预防医学   395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1675篇
  15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90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我院自2002年4月-2004年12月对427例10岁以下患儿实施了氯胺酮全麻下的手术。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40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Ⅰ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0.4mg·kg-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为0.05~0.1μg·kg-1·min-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Ⅱ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1mg·kg-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均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躁动,无胸壁强直等现象。Ⅱ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1例、高血压9例、术毕苏醒期躁动8例及精神障碍3例,其中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Ⅰ组增高明显(p<0.05);术中MAP与术前相比增高明显(p<0.05),而Ⅱ组与Ⅰ组相比增高又显明显(p<0.05)。Ⅰ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2例、苏醒期躁动1例,氯胺酮用量与Ⅱ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术毕苏醒时间与Ⅱ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硬膜外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在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组(RK组,n=25)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R组,n=25)。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T8-9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5ml(试验量),随后加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0ml,RK组复合氯胺酮0.3mg/kg(1ml),R组复合生理盐水1ml。评定麻醉期间的镇痛效果、运动阻滞情况,记录感觉阻滞达T6、T4及最高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及辅助用药情况。结果RK组感觉阻滞达T6、T4及最高平面时间缩短,镇痛持续时间延长(P<0.05),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情况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可以显著增强上腹部手术时甲磺酸罗哌卡因的硬膜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994.
995.
最近研究指出:丙泊酚可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我院把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应用于小儿外科短小手术,取得了良好麻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的影响.方法:取房缺或室缺修补术患者的右心耳组织,置于100%氧饱和的无钙心肌细胞保护液中,30 min内送至实验室.将标本剪成1 mm3的小块,用二步酶解法分离出单个心房肌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观察两种浓度氯胺酮对人单个心房肌细胞IK·ATP的影响.结果:在电极内液含ATP(0.3 mmol·L-1)的条件下,记录到一束外向K+电流.该电流可被KATP通道特异阻滞药格列苯脲(10μmol·L-1)抑制,表明此电流为IK·ATP在指令电位为+20mV时,用含低浓度氯胺酮(0.01 mmol·L-1)的细胞外液灌流时,IK·ATP受到抑制,抑制率为11.1%(n=3,P<0.01).用含高浓度氯胺酮(0.1 mmol·L-1)的细胞外液灌流时,IK·ATP被大量激活,增加率为57.6%(n=3,P<0.01).结论:低浓度氯胺酮(0.01 mmol·L-1)对人心房肌细胞IK·ATP具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氯胺酮(0.1 mmol·L-1)对IK·ATP则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我院自2005年5月-2006年5月采用硬膜外局麻药中加入氯胺酮的方法麻醉,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4例,男52例,女62例。年龄21-68岁,平均42岁。上腹手术(胆囊切除、胃大部分切除、胃修补、肾盂切开取石、肾切除)43例;中下腹部(阑尾切除、疝修补)40例;妇科手术(剖宫产、子宫切除、宫外孕手术等)31例。术前一般情况好,ASA为Ⅰ-Ⅱ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进一步了解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安全性,随机选择2002年5月.2004年4月来我院实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400例;年龄18~46岁;停经39~70天;术前血常规无异常;无药物过敏史。实验组用异丙酚加芬太尼;对照组用氯胺酮加芬太尼。  相似文献   
999.
程翔 《广东医学》2002,23(Z1):109-110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氯胺酮用于小儿后巩膜加固术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后巩膜加固术小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氯胺酮作静脉泵控输注麻醉,测量并记录麻醉用药前、麻醉用药后10 min及术毕小儿健侧眼压(Po),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小儿用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①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术中Po,SBP,HR,SpO2较术前轻度下降(P>0.05),氯胺酮组术中Po,SBP,HR显著上升(P<0.05);SpO2轻度下降(P>0.05).②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较氯胺酮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两者合用可加强镇静、镇痛作用,减少用药量,且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