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45篇
  免费   6205篇
  国内免费   3542篇
耳鼻咽喉   1253篇
儿科学   836篇
妇产科学   615篇
基础医学   4006篇
口腔科学   12672篇
临床医学   21120篇
内科学   13468篇
皮肤病学   609篇
神经病学   3943篇
特种医学   45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10928篇
综合类   45113篇
预防医学   10148篇
眼科学   1842篇
药学   19442篇
  358篇
中国医学   11713篇
肿瘤学   1822篇
  2024年   1146篇
  2023年   4267篇
  2022年   3362篇
  2021年   4212篇
  2020年   4212篇
  2019年   4039篇
  2018年   2031篇
  2017年   3296篇
  2016年   3705篇
  2015年   4356篇
  2014年   7698篇
  2013年   7540篇
  2012年   9815篇
  2011年   10140篇
  2010年   9240篇
  2009年   9418篇
  2008年   10635篇
  2007年   9769篇
  2006年   9542篇
  2005年   9701篇
  2004年   6451篇
  2003年   5833篇
  2002年   4749篇
  2001年   4014篇
  2000年   2824篇
  1999年   2223篇
  1998年   1916篇
  1997年   1749篇
  1996年   1613篇
  1995年   1268篇
  1994年   993篇
  1993年   644篇
  1992年   543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人类大脑功能的成像研究技术是一类无创的神经功能活动的成像技术,包括: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 emission CT,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这类技术除了能很好地表现大脑的解剖及形态结构细节外,还可用于研究与行为相关的解剖结构变化。PET和fMRI是目前在研究人脑功能活动中最常用的两种成像技术。咀嚼运动是口腔特有的复杂功能运动,它受中枢调控同时又促进了脑功能活动,开展口腔咀嚼功能和脑功能的研究必将为口腔医学开辟重要的全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92.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的发展和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是客观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在全国各地发展很快 ,这种发展是符合口腔医疗事业发展规律的 ,是客观需要的结果。看牙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 ,因为口腔病的患病率可谓居各科疾病之首。我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之比及口腔医疗单位的数量 ,与欧美、日本等国家相比 ,是有很大差距的。而口腔医疗工作大都集中在各大中城市的少数口腔专科医院及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综合医院的口腔科一般规模均有限 ,与内、外、妇、儿各科相比 ,是小科。目前全国县医院的口腔医疗工作 ,大多在五官科内 ,乡卫生院能…  相似文献   
993.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器官如牙、牙槽骨、唇、腭、舌、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骨诸骨如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唾液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占有较大比例,约为22%-25%。如何准备这门学科的考试以顺利取得口腔执业医师资格?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经脑血管造影、头颅CT扫描及手术证实的120例SAH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SAH后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是SAH患者致残和死亡的直接原因。本文探讨了对这些并发症的处理原则,认为真正改善SAH预后的有效方法是SAH一旦发生,应尽早确定病因,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95.
两次注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犬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两次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大的动物模型,两次注血间隔48小时,两次注血后立即取脑见大量的血液沉积在脑底大血管周围;于第一次注血前与第二次注血后的第五天行椎动脉造影证实DCVS的发生率为100%,其中60%重度痉挛;33.3%中度痉挛;6.7%轻度痉挛。电镜观察证实痉挛动脉管壁各层均存在形态学改变。本实验提示两次注血,致DCVS是一个恒定、可靠、发生率高、操作简便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6.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对口腔骨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影响口腔疾病防治效果的不利因素,本文就骨质疏松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及造模方法作一介绍,尤以动物模型在口腔医学研究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97.
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方法:对20例(3.5-73岁)下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积水组和10例(13-67岁)无肾积水的对照组进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与压力-流率测定,并记录不同膀胱灌注量的逼尿肌基础压力。结果: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11例(55%),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5例;而对照组仅发现1例(10%)DSD,未发现有逼尿肌功能过度活跃。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组平均膀胱顺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组平均逼尿肌基础压力,平均逼尿肌最大收缩压和残余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组在灌注量逐渐增加时高逼尿肌基础压力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多伴有逼尿肌功能异常,提示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与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的形成及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 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脊液外引流术 ,同时与行常规治疗的 2 5例患者作对照。结果 :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显著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99.
田志斌 《中原医刊》2003,30(7):43-44
病毒性脑炎是近年来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文收集近两年此类患者 2 7例 ,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皮质醇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 ,配合静脉应用抗病毒药物 ,取得良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7例患者 ,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 6岁至5 3岁 ,平均年龄 2 9 5岁 ,2 0岁以下者 9例。1 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 2 4例 ,恶心呕吐 18例 ,神志恍惚 17例 ,神志不清者 3例 ,8例入院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一周以上 ,5例有“腹泻”症状 ,余患者无明显前驱症状、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变化不一 ,对光反射灵敏或迟钝 ,颈部无抵抗 ,双肺、心…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