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3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1942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1769篇
内科学   354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1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36篇
综合类   3106篇
预防医学   1751篇
眼科学   228篇
药学   727篇
  14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93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848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726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CT图像在三维计划系统中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临床使用时,利用CT图像进行放疗计划设计.通常有二种输入方式:一是用连机把CT片数据直接输入,二是通过CT片在TPS上用扫描仪来获取病人的影像资料.由于第一种方式要求较高,很多单位都不具备这种条件,因此我们常采用第二种方式,但后者可能会发生影像失真或信息丢失,为了避免影像失真,在CT图像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2.
结核性盆腔炎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多样化,不特异,且易误诊为盆腔肿瘤。本就我院2002年-2004年收治的结核性盆腔炎患24例,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旨在提高本病的超声诊断率,为临床治疗和手术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脊柱裂动物模型制作与胚胎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建立大鼠隐性脊柱裂和显性脊柱裂畸形动物模型,观察丙戊酸钠和维甲酸诱导大鼠脊柱裂畸形的特点,初步探讨脊柱裂畸形的发生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孕鼠随机分成组:对照组,实验组分成丙戊酸钠三个不同剂量组和维甲酸组。对照组孕鼠不予任何处置,20d胎鼠脊柱染色标本采集图像经计算机软件显微图像分析,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目的确定软骨端距离参考值。雌性Wistar大鼠,在确定怀孕的第9d9:00、16:00,按体重计算剂量后于后肢皮下注射20%丙戊酸钠溶液。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是否有外观可见畸形,然后取脊柱进行骨和软骨双重染色,染色后标本采集图像测量出每个椎体椎弓两个软骨端距离。参照正常胎鼠确定的参考值判定隐性脊柱裂。Wistar大鼠确定怀孕的第10d9:00,胃管灌入维甲酸矿物油混悬液135mg/kg(40mg/m1),妊娠第20d剖宫,检查胚胎外观判定显性脊柱裂畸形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 丙戊酸钠诱导隐性脊柱裂畸形随药物剂量加大,畸形发生率升高,丙戊酸钠剂量400mg/kg、450mg/kg、500rng/kg~导畸形发生率分别是80%、93%、100%,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丙戊酸钠还可以导致头端神经管畸形,未观察到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维甲酸135rng/kg诱导胎鼠显性脊柱裂的发生率52.3%,畸形都发生在腰骶段,其他畸形的总发生率高达90.7%。结论 丙戊酸钠抑制软骨细胞增生,影响椎体的软骨发生使椎弓不能闭合导致胎鼠隐性脊柱裂的发生。腰椎对丙戊酸钠的致畸作用最敏感,隐性脊柱裂多发生在腰骶段。过量的维甲酸直接影响神经上皮细胞、神经嵴细胞、原基器官间质细胞的生化过程和尾端未分阶段的中胚层,导致胚胎尾端发育不良综合症复杂畸形出现。丙戊酸钠和维甲酸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众所周知,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r radiography,简称CR)等数字影像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窗口技术改变图像显示效果。高电压摄影时曝光量相对降低,光子数减少,光量子噪声增加,而噪声是影响数字影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从影像显示效果方面考虑,胸部CR是否有必要使用高KV摄影,笔者对使用120KV和80KV各30例病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更正     
故障现象:减影过程中,ANGIOTRON操作台上的透视监视器影像正常,而减影监视器上图像显示全黑,但文本字符显示正常,机器亦无任何错误码报出。  相似文献   
76.
随着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计算机辅助头影测量分析软件和口腔正畸临床诊断系统的研究和开发[1~ 4] ,为正畸医疗、科研、数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通过临床应用WenCeph 6.0头影测量分析与图像数据管理系统、扫描仪、数码相机对正畸门诊的病历X片、颌面像等进行计算机测量分析 ,辅助临床诊断和计算机数字化管理 ,探讨一套操作方便、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与设备硬件配置 :计算机为奔腾 4、12 8M内存、40G硬盘、48速光驱、17寸显示器 ;MicrotekScanMaker4扫描仪 :分辨率为 60 0×12 0…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带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全程手术规划系统的有效性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在分析系统结构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利用塑料胫骨模型(9根)和尸体胫骨(12具下肢肢体)进行基于C型臂透视图像的术中骨折肢体图像拼接、骨折闭合复位及髓内钉置入仿真测量实验;利用胫骨模型及尸体胫骨进行图像拼接精度分析,以验证图像拼接与规划模块的正确性。利用尸体胫骨进行计算机辅助骨折闭合复位试验,分析骨折复位机构模块的操作可行性。结果图像拼接模块只需术中采集7~10张有效的C型臂图像即可拼接出下肢长骨的全景图像,为采集图像所需的术中透视时间为(19.75±0.61)s;计算机进行X线透视图像采集和拼接总时间为(4.17±0.86)min;塑料模型拼接精度达(1.26±0.76)mm。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基于C型臂拼接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全程手术规划,术中可完成骨折复位图像分析、手术规划、虚拟仿真,髓内钉型号选择以及骨折复位等关键操作,为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系统治疗长骨骨折搭建了精确、安全、稳定的软硬件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8.
肝动脉的CT血管造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江 《放射学实践》2003,18(9):681-684
1995年Winter等^[1]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对肝脏移植前后肝动脉进行评价,认为CTA与传统血管造影同样准确,且无创价廉。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对比剂量较单层螺旋CT节省30%~50%,能进行多期相血管扫描,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三维图像,这些优势使得进行肝脏CTA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可靠的价值^[2-4]。本文着重介绍肝脏动脉系统CT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本文综述各种胃肠肿瘤标记物在分子病理学、组织化学、免疫化学等方面的图像形态学定量研究进展,及其在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分期、治疗监测及预后随访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叶瘤(SPNET)的MRI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NET的MRI及CT表现。结果 SPNET的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肿瘤呈类圆形,边界清楚,病灶周围无水肿或水肿较轻,且大部分位于中线附近及侧脑室旁,少数位于皮层下;(2)MRI示肿瘤实质T1WI呈稍低或等倍,T2WI呈等信号,与脑灰质信号相等,增强较明显。(3)CT示肿瘤实质呈稍高密度,影像学表现与髓母细胞瘤相似。(4)中线附近的肿瘤为实体结构。无囊变;囊变明显的肿瘤多们于皮质下。(5)部分肿瘤内有出血或钙化,有的可见到脑脊液扩散灶。结论 SPNE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