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48篇
  免费   8423篇
  国内免费   2965篇
耳鼻咽喉   521篇
儿科学   692篇
妇产科学   875篇
基础医学   3922篇
口腔科学   980篇
临床医学   30919篇
内科学   25117篇
皮肤病学   516篇
神经病学   2480篇
特种医学   4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1篇
外科学   7906篇
综合类   54895篇
预防医学   47334篇
眼科学   626篇
药学   26551篇
  199篇
中国医学   12963篇
肿瘤学   1743篇
  2024年   997篇
  2023年   3860篇
  2022年   3156篇
  2021年   4075篇
  2020年   4181篇
  2019年   3619篇
  2018年   2030篇
  2017年   3137篇
  2016年   3950篇
  2015年   4796篇
  2014年   9942篇
  2013年   10182篇
  2012年   13378篇
  2011年   13953篇
  2010年   12703篇
  2009年   12032篇
  2008年   13755篇
  2007年   11910篇
  2006年   10333篇
  2005年   11124篇
  2004年   10047篇
  2003年   9741篇
  2002年   7938篇
  2001年   7433篇
  2000年   6201篇
  1999年   4993篇
  1998年   4352篇
  1997年   4111篇
  1996年   3614篇
  1995年   2932篇
  1994年   2263篇
  1993年   1460篇
  1992年   1353篇
  1991年   1094篇
  1990年   845篇
  1989年   950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33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重症及死亡者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养老机构和医养结合医院为老年人聚集地,一旦发生疫情,将导致灾难性后果。本文从综合管理、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及疫情监控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如何做好养老机构及医养结合医院新冠肺炎的防范。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验证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失眠严重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次1mg,每日一次,睡前口服,共4周;针刺组给予“经颅重复针刺激”治疗,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1次,一共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PSQI量表和ISI量表得分。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中针刺组PSQI和ISI量表得分与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治疗后2、4周针刺组与对照组相比PSQI和ISI量表得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经颅重复针刺激”能显著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原发性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7-418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目的研究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尿失禁老年人的临床疗效及对盆底肌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从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尿失禁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联合组则予以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情况、治疗前后尿动力学参数指标水平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盆底肌力分级为Ⅳ级、Ⅴ级的人数占比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在VLPP、PMUC水平方面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I-QOL评分相比治疗前较高,且联合组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阴道锥体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治疗老年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盆底肌力的恢复,且有效改善患者尿动力学参数,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高龄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总结手术操作体会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7~79岁,均在腹腔镜下行悬吊固定。结肠造影和术中均可见明显增厚且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宽松,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之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尤其是直肠前壁。术中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脂肪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6.59±14.84)min,出血量平均(63.41±23.6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01±1.57)d。无吻合口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死亡或术后2周内死亡病例。22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2~4年,平均(2.81±0.91)年,患者排便次数1~2次/d,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高龄直肠脱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退化.眼疾也会增多。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对于防止眼疾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易患的眼疾。1.老花眼。40岁之后,由于水晶体老化失去弹性,调适能力降低,导致看近物时模糊。门诊时常见许多未到40岁却已有老花眼症状的患者,经检查后,发现许多都是所配戴眼镜度数不正确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