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68篇
  免费   9260篇
  国内免费   2996篇
耳鼻咽喉   585篇
儿科学   694篇
妇产科学   380篇
基础医学   4081篇
口腔科学   671篇
临床医学   24930篇
内科学   8690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4748篇
特种医学   259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4545篇
综合类   32045篇
预防医学   7618篇
眼科学   1195篇
药学   9812篇
  227篇
中国医学   3429篇
肿瘤学   2433篇
  2024年   1332篇
  2023年   4321篇
  2022年   4109篇
  2021年   4678篇
  2020年   4763篇
  2019年   4150篇
  2018年   2217篇
  2017年   3791篇
  2016年   4469篇
  2015年   4591篇
  2014年   7031篇
  2013年   6607篇
  2012年   8569篇
  2011年   8621篇
  2010年   7311篇
  2009年   7167篇
  2008年   8063篇
  2007年   6503篇
  2006年   5590篇
  2005年   5349篇
  2004年   4132篇
  2003年   3541篇
  2002年   2933篇
  2001年   2449篇
  2000年   1955篇
  1999年   1683篇
  1998年   1322篇
  1997年   1217篇
  1996年   1017篇
  1995年   788篇
  1994年   607篇
  1993年   444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19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是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编辑出版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从事普通外科的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普通外科领域内的最新学术动态与进展,临床实践经验和原创性科研成果,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欢迎全国各地和海内外作者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DME病变程度与CT的关系。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共123例204眼,其中69眼诊断为DME(DME组),135眼无黄斑水肿为对照组。DME眼依据OCT形态学特点进一步分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iffuse retinal thickness,DRT)型(34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型(19眼)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型(16眼),利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CT和以黄斑为中心上、下、鼻、颞500 μm、1000 μm、1500 μm、2000 μm处CT。结果 DME组黄斑中心凹下CT为(326.72±90.15)μm,对照组为(320.17±106.46)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黄斑中心凹下CT与视网膜厚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70,P=0.025)。DME亚型CT分别为:DRT型(303.94±81.47)μm、CME型(304.42±73.98)μm和SRD型(401.63±88.80)μm,SRD型CT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此外,SRD型的周边CT同样呈现均匀一致的增厚;鼻侧CT从500 μm至2000 μm呈距离敏感性降低(P<0.05),但SRD型鼻侧CT降低幅度明显变缓(P=0.195)。结论 SRD型黄斑水肿患者CT在中心凹下及周边部均显著增厚,CT与DME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癫痫作为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系统慢性、发作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目前已有多种神经影像技术用于癫痫的定位、定侧和病理生理研究。弥散张量成像是利用水分子在组织中弥散的各向异性成像的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活体中无创性地显示脑白质纤维束的方法,它能敏感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并能揭示各个结构间的功能联系,有助于癫痫的研究。本文主要从癫痫的病因诊断、癫痫手术的辅助指导、癫痫的结构网络及其与癫病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对DTI应用于癫痫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