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38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390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副伤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包括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成人中副伤寒甲较多。我院在1997年至1998年共收治211例甲型副伤寒,其中误诊136例,误诊率64.46%,全部病例均经血培养和/或血清学证实而确诊。现将误诊情况及原因分析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5例,女41例,年龄14~62岁,发病至确诊时间5~10天112例,11~20天21例,21~30天3例,临床表现:近年来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稽留热减少(32.3%),驰张热和不规则热增多(67.7%),头痛、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23.
沙门氏菌是一类肠道传染性致病菌 ,可引发伤寒、副伤寒、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疾病。而奇异变形杆菌则是条件致病菌 ,可引起食物中毒 ;有的则与化脓性球菌一起造成混合性感染 ,引起继发性感染等。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同时引起伤口感染则十分罕见。现将从伤口分泌物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1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女 ,7岁。左小脑伤口感染 ,取伤口分泌物作培养 ,连续 2次获奇异变形杆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2 培养与鉴定1.2 .1 取伤口分泌物同时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及SS平板于 3 7℃培养…  相似文献   
24.
副伤寒是经口感染的肠道传染病,传染源是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可以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潜伏期2~15d。为加强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现将2004年1-4月我院对306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正> 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在西医认为是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感病,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伤寒、副伤寒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具有湿温证候,笔者从1998年以来按湿温进行辨证施治治疗伤寒、副伤寒208例(208例患者均经血培养或肥达氏确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6.
伤寒血凝试验对甲型副伤寒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的伤寒、副伤寒实验诊断仍为传统的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因传统的细菌培养所需时间较长 ,难以达到早期诊断目的 ,而肥达氏反应操作繁杂 ,结果不易观察 ,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不够理想。副伤寒脂多糖 -被动血凝试验(LPS -PHA)对甲型副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实用价值 ,笔者以该法检测 10 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 ,同时比较血液培养及肥达氏反应 ,现报道如下。1 实验资料1 1 标本来源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临床诊断为甲型副伤寒 10 0例 ,其中男 6 9例 ,女 31例 ;年龄 10~ 5 4岁 ,平均 30 .3岁。 4 8例血液培养阳…  相似文献   
27.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一组细菌性消化道传染病,分别称为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副伤寒丙,多由于水源或食物污染而引起暴发流行。2003年8月本院治疗80例副伤寒甲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8.
2003年个别地区发生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主要临床症状是起病较急,持续高热(39℃以上10~14d),弛张热型。全身症状较轻,肠道症状不明显。查体患者意识清,极少有肝脾肿大、皮疹,未发现有相对缓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患者按沙门氏菌感染治疗,治愈率几近100%。我们将2003—05~2004-05血培养中检出的70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9.
云南玉溪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现状,重点讨论培氟沙星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就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33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已由1999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98.1%(P<0.01),MIC90≥4mg·L-1;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以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相对较低,MIC90分别为≤4、8、4、4、32和10mg·L-1。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迅速;临床需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0.
1998年7-8月份嘉祥县新挑河乡贾桥村因生活饮用水井受到严重污染,经井水传播造成42例副伤寒暴发流行。接疫情报告后县卫生局、防疫站立即组织由医疗、防疫人员为主的应急队伍,采取果断防治措施成功地及时扑灭,迅速控制了疫情的扩大蔓延,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