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48篇
  免费   4781篇
  国内免费   4523篇
耳鼻咽喉   744篇
儿科学   1135篇
妇产科学   1073篇
基础医学   8153篇
口腔科学   920篇
临床医学   18765篇
内科学   10674篇
皮肤病学   1382篇
神经病学   1503篇
特种医学   3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9篇
外科学   12799篇
综合类   36969篇
预防医学   7772篇
眼科学   1829篇
药学   13831篇
  128篇
中国医学   8083篇
肿瘤学   4755篇
  2024年   648篇
  2023年   2407篇
  2022年   2044篇
  2021年   2692篇
  2020年   2586篇
  2019年   2541篇
  2018年   1267篇
  2017年   2195篇
  2016年   2400篇
  2015年   2838篇
  2014年   4820篇
  2013年   4897篇
  2012年   6707篇
  2011年   7515篇
  2010年   7135篇
  2009年   7120篇
  2008年   8367篇
  2007年   7803篇
  2006年   7094篇
  2005年   7611篇
  2004年   6175篇
  2003年   5581篇
  2002年   4931篇
  2001年   4557篇
  2000年   3570篇
  1999年   3042篇
  1998年   2557篇
  1997年   2378篇
  1996年   2104篇
  1995年   1897篇
  1994年   1555篇
  1993年   1074篇
  1992年   907篇
  1991年   850篇
  1990年   744篇
  1989年   787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研究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运动行为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4岁、10岁和15岁3个年龄组的健康食蟹猴共29只,利用计算机化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检测系统和行为分析软件连续采集和分析每个动物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各年龄组分别选取4只动物用多巴胺转运体(DAT)配体99mTc-TRODAT-1结合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显像观察脑内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放射性摄取率的变化。结果在4岁、10岁和15岁年龄组,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106)分别为5·00±1·93,3·28±1·02,2·79±0·67,在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34·50%和55·71%(P<0·05,P<0·01),但此两个年龄组运动活动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分别为2·98±0·08,2·56±0·12和2·27±0·35,10岁和15岁较之4随年龄组分别降低了14·00%和25·60%,但仅4岁与15岁年龄组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1)。二者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低的趋势,直线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分别与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01;r=-0·86,P<0·01)。8h随意运动活动总量与纹状体99mTc-TRODAT-1放射性摄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0,P<0·05)。结论正常食蟹猴老化过程中,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功能的减退伴随着运动行为的减少,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佐证了运动功能的减退可能是由于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功能减退所致。  相似文献   
102.
前列腺疾病主要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二者均系老年病,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迅速增长,尤其是后者,近20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成倍增长,50岁以上男性尸检潜伏癌发病率已与欧美接近。因此,对前列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日益重要。目前一致认为MRI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而MR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 MRI)和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中的应用还不普及,笔者现就此综述。  相似文献   
103.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恶性肿瘤特异性因子(TSGF)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疾病中特异性较高的一项指标。近3a我们用癌症快速检测试剂盒对66例各类肿瘤患者和20例健康人员的TSGF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钛-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方法:对38例瓷裂的钛-瓷修复体进行分析:①肉眼观察烤瓷崩瓷部铸件的表面颜色并用便携式厚度测试仪测量其厚度,与未发生瓷裂的正常镰铬合金烤瓷比较;②观察烤瓷崩瓷的部位;③X-ray检测铸件内部气孔。结果:本组崩瓷的钛-瓷修复体,其断层或有气泡,或金属表面氧化层明显增厚(P〈0.05)。而且,所有发生崩瓷的部位均在受力点或因技工本身操作不当引起。结论:钛-瓷修复体失败的原因与加工过程中工艺、瓷的受力点以及与钛元素化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5.
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Tay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该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经产、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足无规律的盆腔疼痛持续至少6个月,在妇产科患者中比较常见,占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40%。约50%的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疼痛。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体征,常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应用MRI平扫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同一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TCC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二者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对77例BTCC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BTCC组织中VEGF与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23%和51.94%,VEGF表达和PCNA表达均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浸润性肿瘤明显高于表浅性肿瘤(P<0.05);术后复发组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在VEGF阳性表达的病例中,PCNA表达随VEGF表达强度的升高而升高(P<0.05),且肿瘤复发率也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VEGF和PCNA阳性或同时表达阳性的患者复发迅速,PCNA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者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VEGF和PCNA与BTCC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BTCC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和增殖性肿瘤。VEGF和PCNA均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了肿瘤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7.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缺乏特异性指标及确定的检测手段,诊断仅依靠6条临床表现,具备6条中5条以上者可作出诊断。而这6条临床表现出现的时间、顺序、严重程度往往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缺如,早期表现常达不到诊断标准,从而使早期诊断和不典型病例的确诊较为困难,延误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08.
A组乙型链球菌脂磷壁酸的提取及其交叉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A组乙型链球菌(iAS)脂磷壁酸(LTA)提取方法及其在风湿热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用曲通114(TX—114)从GAS中提取LTA并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二乙基氨基纤维素(DEAE—Sephace1)层析纯化;做LTA与人心瓣膜抗原吸附试验;分析LTA抗体的滴度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 用TX—114提取并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EAE-Sephaccl层析纯化的LTA纯度较高,且保持了LTA的生物学活性;吸附抗体后的血清标本LTA抗体由阳性转为阴性,而末吸附抗体的血清标本LTA抗体仍为阳性,提示LTA与人心瓣膜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血清LTA—IgG抗体阳性的4例患者中有3例病理切片发现心瓣膜或心肌间质有灶性炎症细胞浸润;血清LTA-IgG抗体阴性的6例病人均未见灶性炎症细胞浸润(Fiher精确概率=0.033)。结论 TX—114法是提取GAS的LTA的有效新方法;GAS的UFA与人心瓣膜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LTA可能参与了风湿热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9.
乙肝病毒感染后常伴有肝脏的损伤,本实验对乙肝患者的两对半、HBV—DNA含量和反映肝脏损伤指标的ALT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雄激素阴断治疗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根据检查结果按Whitmore-Jewett标准进行临床分期:B期3例,C期14例,D期7例,双侧睾丸切除术后 1周开始服用Flutamide,剂量为250 mg,每8 h1次。每月复查血清PSA及前列腺体积。结果随访3个月~3年。 1个月后PSA水平明显下降:6个月后B超显示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2例肺部转移,5个月后复查发现肺部肿块缩小;5例骨转移伴骨痛,1个月后骨痛明显缓解,6个月后ECT及CT显示骨转移灶缩小。结论去势加 Flutamide是一种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根据PSA的水平来调节用药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