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62篇
预防医学   2005篇
药学   361篇
  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数据,了解出生缺陷状况,指导产前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调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6~2020年围生儿出生缺陷情况,χ2检验分析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单发畸形与多发畸形出生结局相关因素,不同病种出生结局在单发畸形与多发畸形中的分布.结果 5年共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婚孕前健康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提出对策改善婚孕前自我保健状况。方法对接受婚孕前健康教育的200对新婚夫妇和随机抽取的200对未接受婚孕前教育的夫妇就相关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婚孕前检查重视度、优生优育知识的了解度、婚孕前各项检查自觉落实度、产检达标率、保健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5)。结论婚孕前健康教育能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了解成都市青白江区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疾病顺位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1~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40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24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0.80‰,出生缺陷前3位依次为多(并)指(趾)、总唇裂、耳部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乡村明显高于城镇(P〈0.05),产母年龄≥35岁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新生儿性别无相关性(P〉0.05)。结论: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加强婚前及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检查技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通过多指标联合唐氏筛查和产前诊断以干预出生缺陷.方法 在遗传咨询基础上对孕9~13+6 周及孕15~20+6 周孕妇行血清学唐氏筛查,高风险者直接行产前诊断;低风险但其它单项指标异常者先行四维彩超检查,如B超发现胎儿染色体病软标志者再行产前诊断.结果 353例高风险者中有122例行产前诊断,确诊染色体异常3例;305例行四维彩超检查,有38例行产前诊断,确诊染色体异常2例.结论 多指标联合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染色体病检出率,并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刘敏  张德俊  汪宏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22-4123
目的:分析胶州市围生儿死亡原因及其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0~2007年胶州市围生儿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胶州市2000~2007年围生儿死亡率在6.33‰~9.79‰,围生儿平均死亡率为7.96‰,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3.21‰下降到2007年的1.54‰,平均为2.20‰。围生儿死亡及早期新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均为出生缺陷。结论:加强孕前及孕期保健,避免各种致畸因素,可以减少围生期出生缺陷发病率,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严峻形势及重大危害;分析了妇幼保健机构在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中的重大责任;指明了妇幼保健机构如何发挥在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中重要作用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旨在为有效降低区域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供决策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沈阳市辽河地区2005年1月1日~2007年5月30日进行母血清产前筛查(以下简称产前筛查)的孕产妇中,胎儿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畸形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AFP和Free-βhCG浓度。结果:沈阳市辽河地区产前筛查高风险发生率为3.63%,高风险孕妇中经产前诊断确诊21-三体综合征1例、NTD 3例;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为0.26‰,NTD的发病率为0.78‰。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儿发生的重要措施,产前筛查结合三维超声筛查可大大减少先天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营口地区2003~2007年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营口地区的11所监测医院5年来的住院围生儿按照母亲户口所在地、围生儿性别及母亲的年龄分别进行分类,与出生缺陷儿发生的相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镇,男性高于女性,低龄产妇(母龄<20岁)和高龄产妇(>35岁)均为出生缺陷发生的高发人群。结论:应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工作,从根本上降低营口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9.
北京市朝阳区出生缺陷监测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出生缺陷的监测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及管理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朝阳区2001~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朝阳区出生缺陷监测管理力度的加强,监测水平一直稳步提升。结论:有力的管理和业务人员的技能提高是出生缺陷监测的基础,是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真实数据的保障,更是为卫生行政部门更好制定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韩英林  关玉伟  王苏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82-4683
目的:通过对2005~2007年长春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主要死亡原因、缺陷类型顺位及构成比的分析,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7年长春地区医疗单位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长春地区总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0.11/万,其中城市为119.74/万,农村为57.41/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1);唇裂畸形发生率最高,神经管畸形位于第2位;男性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母年龄≥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结论:监测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环境因素在出生缺陷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