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4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耳鼻咽喉   87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594篇
口腔科学   296篇
临床医学   1718篇
内科学   408篇
皮肤病学   1117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10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856篇
综合类   3548篇
预防医学   973篇
眼科学   1915篇
药学   206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300篇
肿瘤学   317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821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99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887篇
  2008年   975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456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0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 大量的临床病例证明氦氖体内光针比一般单一针刺或表面穴位照射治疗一些诸如前列腺炎、面神经麻痹、视神经萎缩、中风后遗症等疑难病症有独特的疗效、并有明显的加强针刺作用的功能。研究激光体内照射的治疗机理表明,弱激光体内照射可能产生体内组织的温升而诱发体内的一系列光化学反  相似文献   
102.
电镜观察15例光动力学治疗前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活检材料,证实此治疗对膀胱癌有显著作用。肿瘤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对光动力学作用最为敏感,照光20min后即出现明显损伤,24h后,毛细血管几乎完全坏死崩解。癌细胞的破坏出现较晚,迟于毛细血管。治疗4d后肿瘤组织水肿、出血,几全部坏死。治疗21~80d后,瘤床仍水肿并有出血及坏死物质复盖。表明血管的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在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告应用两种不同波长激光为 PDT(光动疗法)的激光源,对小鼠移植肿瘤进行杀伤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光剂量下,HPD—氩离子泵浦的染料激光(波长6 300(?))对肿瘤杀伤的效果强于 HPD—氩离子激光(波长5 145(?))(P<0.01);同一波长激光在光剂量相同时,采用不同的瞬间功率,对肿瘤杀伤的效果相同(P>0.20)。  相似文献   
104.
长期暴露于日光下引起皮肤光老化,经临床研究已证实外用全反维甲酸能改善皮肤光老化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改变。产生最大的疗效发生在治疗的6-12个月。每周持续用药1-3次可以维持疗效。  相似文献   
105.
经尾静脉给雄性昆明小鼠注入HpD(10mg/kg体重),48小时后阻断肾动脉,造成缺血、缺氧的肾脏模型。然后用250—300J/cm~2剂量的630nm波长激光照射小鼠肾脏。最早出现的形态学改变是间质水肿和毛细血管破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在光照后6小时出现形态学改变,其它结构均在光照后24小时发生坏死。超微结构主要是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的破坏。肾酶的损伤程度为Cytox>AKP>ACP>SDH。实验结果表明,断血肾脏对血卟啉光动力学作用敏感性降低,但血管损伤加重。因此,血管损伤不是造成实质细胞损伤的始动因素,氧在血卟啉光动力学作用中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使用光生物素(PHOTOPROBE~(TM) Biotin)标记恶性疟原虫(P.f.)全基因组DNA,含P.f.cDNA片段的重组质粒DNA(C7)及克隆的P.f.cDNA片段(P9-25)等作为探针,并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靶DNA。实验结果显示,光生物素标记法简单、快速和安全;标记的探针活性较高,于-20℃贮存10个月无明显降低。用生物素化的P.f.全基因组DNA及C7探针分别可检出低至125pg和250pg的纯化的P.f.DNA。  相似文献   
107.
假设经络系一群共振之神经血管树丛,并以动脉成串相联。为证实此假设,我们针刺足阳明胃经之陷谷穴及非穴位组,然后比较脉波频谱之变化。假设血流的分布系按照频率来选择,五脏六腑等主要器官及其相关之经络可能与一个或几个主要之频率共振。因此,针刺陷谷所引起脉波频谱之变化将可提供经络与其共振频率关连之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皮肤光老化的外用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老化是由基因决定的、随年龄而持续改变的复杂现象 ,表现为自然老化和外源性老化。自然老化又称为固有性老化或慢性老化 ,是由遗传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 (如重力、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着机体衰老的改变 )引起的 ,是自然的必然表现 ,往往难以改变。但外源性的老化与紫外线 (UV)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光散射法对盛夏时节成都市区空气中的风尘浓度及分散度进行了测试,并就风尘的粒径分布及分散度的统计模式、气象参数时飘尘浓度的影响,以及飘尘浓度和分散度的日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区空气中飘尘的大多数粒径分布的统计模式为Junge分布,峰值浓度出现在中午12:00前后,相对湿度对空气中飘尘浓度影响显著,降雨对风尘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测试结果对评价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和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干扰情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