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3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3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703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315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4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978篇
预防医学   20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262篇
  4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26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形态计量学技术,观察了由6-OHDA单侧微量注射制成的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头部P物质神经元和体部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以及黑质网状部突触岛内P物质终末数和GABA终末数及终未总数的改变,以探讨神经递质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6-OHDA注射侧纹状体面积、纹状体P物质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数量均较正常对照侧明显减少;注射侧黑质网状部突触岛单位树突膜长度内终末总数较正常侧减少54%;P物质终末数和GABA终末数亦分别减少44%和33%。本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大鼠黑质与纹状体之间团有的神经递质失衡,这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2.
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研究了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在山羊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在整个脊髓背角,出现浓密的生长抑素样纤维和终末网,在板层Ⅱ和Ⅲ形成不规则的波形带。在带的深面,大量的生长抑素阳性小细胞(直径小于15μm)形成细胞带,这些细胞呈卵圆形或梭形,大多是双极细胞。在背角最表层仅有稀疏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这种分布型式显著不同于以前报道的其它动物。在胸髓中间外侧核有为数不多的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在脊髓的其它部位如中间带区和腹角有少量散在纤维和终末。还发现纤细的生长抑素阳性纤维和终末网出现于骶髓中央管的背外侧区域。此外,在所有背根节只见到极少数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切断背根时,相应节段的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样免疫反应物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山羊脊髓背角的生长抑素主要来源于脊髓背角的固有神经元,而不是背根节细胞。出现于脊髓板层Ⅱ和Ⅲ的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可能属于岛细胞。本研究还提示,生长抑素可能在脊髓的感觉和内脏运动系统中起作用,还表明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物的分布存在着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Aβ介导的NSCs毒性作用的保护机制.方法 从E14 SD大鼠大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Aβ、IGF-1和Aβ加IGF-1处理,锥虫蓝(trypan blue)染色确定细胞死亡数量和细胞死亡率,BrdU标记并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细胞,TUNEL技术检测凋亡细胞.结果 IGF-1处理时细胞死亡率低下,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生成,但无TUNEL阳性细胞.Aβ处理组细胞死亡率在6~48 h快速上升,并形成大量TUNEL阳性细胞.而IGF-1加Aβ处理时,细胞死亡率较Aβ组显著下降.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结论 Aβ促进神经干细胞死亡和凋亡;而IGF-1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抑制由Aβ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4.
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对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机体的免疫稳态。Th17/Treg细胞失衡影响免疫稳态的细胞因子而导致的免疫紊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因子是开展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相关药理研究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以中药调控Th17/Treg细胞失衡来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该文通过总结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调控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失衡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成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孙立 《智慧健康》2022,(8):80-8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以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计入8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数分组法进行组别区分,患者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纳4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别给予相应组别的患者实施氨茶碱和噻托溴铵粉雾剂,所有患者按照用药后的疗效差异、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水平作为差异统计标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观察组的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在针对该类病症患者的治疗中,以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其效果较氨茶碱的效果更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呼吸功能,同时可显著改善病症患者的各项免疫细胞水平,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症抵抗力,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6.
GAP—43在发育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质(GAP-43)在发育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生后5,15,30d正常雄性新生鼠,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对其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皮质GAP-43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生后5d,GAP-43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生后15,30d,则分布在神经纤维网中,神经元胞体(包括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等)不染色;图像分析显示不同日龄新生鼠不同脑区GAP-43灰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AP-43是轴突生长,延伸的重要因 子。  相似文献   
77.
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免疫细胞凋亡机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胸腺、脾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探。结果表明,地塞米松与这些器官的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其糖皮质激素受体(GCR)量发生变化,胸腺细胞GCR量在培养1.5h组为67.72±15.21(fmol/106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30.57±8.25及5h组36.91±9.17(P<0.05),脾细胞GCR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抑制因子(ρ16)实验中,观察到P16阳性细胞数在1.5h组多于对照组及5h组。在形态学及生化实验中,对照组及1.5h组,胸腺、脾细胞Giemsa染色形态一致,其DNA未见断裂带;而5h组,胸腺:脾细胞可见核固缩、深染、核碎裂、体积小的凋亡细胞,其DNA电泳可见典型“梯状”条带。由此,推测地塞米松通过GCR的作用,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进而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8.
陈吉龙  王平 《解剖学报》1994,25(1):43-47,T008
用DGD包埋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表明,北京鸭腔上囊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中间纤维-核纤层-核内骨架体系变化明显。淋巴母细胞的中间纤维呈致密的网络状,核纤层较薄,核内骨架纤维网络稀疏。中淋巴细胞和小淋巴细胞的中间纤维网络变得稀疏,核纤层增厚,核内骨架呈致密的纤维网络状结构,其上附着许多颗粒样物质。抗波形蛋白抗体和抗核纤层蛋白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同样表明,淋巴母细胞胞质的波形纤维呈网络状,核纤层呈弱阳  相似文献   
79.
大鼠胸腺不同区域嗜锇性细胞的结构和性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锇黑法、银浸法和酶组织化学法探讨了大鼠胸腺嗜锇性细胞的分布、形态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嗜锇性细胞主要密集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形成一个致密的细胞带以及散在于皮质和髓质中。嗜银性细胞也密布于皮髓质交界区,与此处的嗜锇性细胞相一致。这些细胞呈AcP和NsE阳性反应,在皮髓质交界区形成一个强阳性反应细胞的致密带。此外,该区的细胞也具有PAS阳性反应和含有被醛复红特异性染色的颗粒。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胸腺  相似文献   
80.
激活素A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激活素A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活素A在10ng/ml条件下,对体外培养的T/B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毒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表明,激活素A有协同PKC信号传递系统刺激物TPA的促细胞增殖效应,并能促进Ca^2+载体A23187的作用,上述资料提示,激活素A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钙离子浓度,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