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860篇
  免费   35537篇
  国内免费   32562篇
耳鼻咽喉   4038篇
儿科学   5335篇
妇产科学   4886篇
基础医学   43323篇
口腔科学   7972篇
临床医学   72879篇
内科学   67972篇
皮肤病学   6695篇
神经病学   13081篇
特种医学   208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7篇
外科学   36235篇
综合类   167231篇
预防医学   29026篇
眼科学   9147篇
药学   67169篇
  730篇
中国医学   39566篇
肿瘤学   40254篇
  2024年   4162篇
  2023年   14362篇
  2022年   12893篇
  2021年   15805篇
  2020年   15074篇
  2019年   15756篇
  2018年   8690篇
  2017年   13692篇
  2016年   15836篇
  2015年   17748篇
  2014年   26536篇
  2013年   26655篇
  2012年   35579篇
  2011年   38891篇
  2010年   35839篇
  2009年   36389篇
  2008年   39160篇
  2007年   35564篇
  2006年   33768篇
  2005年   34297篇
  2004年   27786篇
  2003年   23918篇
  2002年   19480篇
  2001年   16926篇
  2000年   13153篇
  1999年   10521篇
  1998年   8662篇
  1997年   7606篇
  1996年   6782篇
  1995年   5775篇
  1994年   4929篇
  1993年   3213篇
  1992年   2792篇
  1991年   2541篇
  1990年   2021篇
  1989年   2070篇
  1988年   663篇
  1987年   524篇
  1986年   382篇
  1985年   261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初诊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初诊T2DM患者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和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2wk,并检测治疗2wk前后FPG、PPG、GHbA1C及血脂等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FPG、PPG、GHbA1C及血脂各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x^2=4.940—11.544)。结论胰岛13细胞功能异常和(或)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病的基本环节,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能获得血糖的有效控制,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993.
强心通脉灵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心通脉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室重构(VR)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强心通脉灵大剂量组(QXLmax组)12只、强心通脉灵小剂量组(QXLmin组)14只、卡托普利组11只、模型组15只和假手术组13只,采取冠状动脉结扎造成AMI模型,术后均予口服给药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以相应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放射免疫法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尖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ABC染色测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及各给药组AngⅡ水平较高,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QXLmax组较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更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SOD水平较假手术组降低,QXLmax组及QXLmin组较模型组有升高趋势,左心室质量指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各给药组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健存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QXLmax组病理改变最轻,偶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TGF-β1表达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P<0.01)。结论强心通脉灵可降低AMI后大鼠血浆AngⅡ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组织TGF-β1表达,从而平稳AMI后VR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4.
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体针取穴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10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2型糖尿病与中医阴虚津亏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①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发生的病因和病机。②糖尿病的中医病理变化过程。③糖尿病阴虚津亏病理机制的发展。④临床治疗中阻断阴虚津亏病理变化的理论依据。⑤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法则。⑥治疗上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具有新的优势。2型糖尿病与中医阴虚津亏理论思路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小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袢型小肠梗阻,同时肠系血管受压,也属一种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肠绞窄、坏死,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重要,其死亡率高达15-20%,我院自1993年-2006年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陆基宗 《养生月刊》2007,28(8):728-729
生命是蛋白质的表现形式。蛋白质是"生命的第一要素",为"生命的载体",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份,占整个体重的20%,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提供身体构造新组织所需的氨基酸,并维持机体的组成、生长、更新和修补。  相似文献   
998.
朱自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11):1008-1008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字表明,自1976年发现这一病毒以来,全世界的感染者已达1500多例,其中已有1000多人死亡,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迄今,医学界还没有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对埃博拉病毒感染细胞的分子机制也了解甚少。近日,美国科学家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机制:对埃博拉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人类找到新的治疗措施,战胜埃博拉出血热这一危险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99.
父子同患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7岁,因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伴发热、腹泻、体重减轻2周就诊。查体:体温38.9℃,脉搏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25/80mmHg。急性病面容,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步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或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侧呼吸动度一致.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无膨隆,腹软,上腹部剑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1000.
连续妊娠两胎t(21;21)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27岁。孕16周,孕2产1,来我院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X,t(21;21),住院行引产术,引下一女胎外观为先天愚型貌,取胎肝、胎肾及胎盘行荧光原位杂交证实为21三体型。现有一男孩,3岁,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为46,XY,t(21;21)。患者孕期无患病及不良因素接触史,夫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非近亲结婚。患者外周血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为46,XX,其丈夫核型正常。家族无不良孕产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