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63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92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5045篇
内科学   776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科学   450篇
综合类   4500篇
预防医学   1933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2941篇
  55篇
中国医学   690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89篇
  2023年   799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921篇
  2020年   916篇
  2019年   982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839篇
  2016年   874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520篇
  2013年   1190篇
  2012年   1312篇
  2011年   1190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806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问:对一个依从性差的透析病人,要使其血清磷达到5.5mg/dL的靶目标水平,美国贤脏基金会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南(K/DOQI)建议的慢性肾脏病骨代谢与骨病临床实践指南提出的饮食限制或磷结合剂两个要素,哪一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2.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病情控制和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入院前6个月回顾调查、出院后6个月电话和上门随访跟踪调查。结果出院时研究组的哮喘知识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有关哮喘管理和治疗的教育,是哮喘管理各个方面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采用基线和随访调查,对脱失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共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418例,其中脱失317例,占75.8%.脱失原因主要有:累计超过7天未来门诊服药,被取消资格,占81.7%;因吸食海洛因或违法犯罪等被公安部门强制戒毒或劳教、判刑等处理,占18.3%.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脱失率非常高,如何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今后仍然是社会学和医学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4.
陈群 《中国药业》2005,14(9):76-76
目的:促进门诊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方法:调查统计了81例门诊抑郁症复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81例患者中用药完全依从37例(46.68%),部分依从18例(22.22%),不依从26例(32.00%).不依从的原因主要有,对疾病认识不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觉疗效不好、自认病情好转不需用药、经济负担重等.结论:应争取患者及家属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进行宣传,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5.
医院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例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患者中存在用药不依从性的比例很高,达88%.其中,同时存在2种以上不依从性表现形式的占72%.用药不依从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用药时间错误(42%)、漏服(52%)、过早停止服药(75%).结论:针对引起用药不依从性的原因,提出改善用药依从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目前病人对医嘱的依从程度.方法:随机对门诊、住院患者及家属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调查,以收回的完整问卷为有效问卷,共收回289份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依从医嘱及不依从医嘱的原因.结果:289份问卷中,男女比例为139/150,年龄从5个月婴儿到79岁老人,依次分为幼儿组、少儿组、青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其依从性由高到低是青年组、幼儿组、少儿组、中年组、青少年组及老年组,老年组的不依从比最高,达到31.82%.结论:通过分析患者不依从性的原因,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依从性有较大程度的差异(P>0.05),为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住院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低是精神科护士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病人的依从性以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达到及早改善症状,巩固疗效,缩短疗程,防止复发,值得我们探讨。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及有关研究资料,对住院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护理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158.
温建清 《中国基层医药》2004,16(1):1022-1023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的依从性.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的依从性相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治疗依从性、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0.31±3.56)分和(31.65±3.97)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74±3.77)分和(37.66±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98±5.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1±6.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AMI再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0.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对产妇产后保健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4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保健意识、遵医嘱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保健意识、遵医嘱依从性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1/37),低于对照组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保健意识、遵医嘱的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