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6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79篇
预防医学   123篇
药学   150篇
  6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莉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73-2274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老年患者.大约有50%左右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1].  相似文献   
92.
26例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手术患者由于麻醉因素对体温调节系统影响及手术时间冗长等多因素的影响i可使中心温度向环境温度偏移,易使患者术后体温低于36℃,发生低体温,导致患者发生术中、术后的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力降低及术后的心肺并发症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本文对本院复苏室(PACU)2005年4月至2006年10月发生低体温的26例患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体温及循环系统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8月选取在泰安市中医医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将入选病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麻醉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取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加用,观察两组TEAS开始前(T0)、TEAS 30 min时(T1)、蛛网膜下腔麻醉完成后(T2)、手术切皮前(T3)、手术开始后1 h(T4)、手术结束时(T5)鼻咽温度、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观察组鼻咽温度在T4、T5时点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波动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技术,可促体温稳定,减轻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94.
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原因的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腹部手患者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低体温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ASA(心功能)Ⅰ~Ⅱ级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正常手术室温(21℃~23℃)下进行麻醉、手术,未采取保温措施.观察组手术室温度同对照组,但床上铺电热保温毯,输加温液体(37℃),用加温液体(37 ℃)冲洗体腔,并于麻醉手术期间监测体温.结果与术前比较,术毕对照组体温显著下降(P<0.01),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术后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如寒颤、全身不适、心率增快、低氧血症等,观察组少于对照组.2组各对应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腹部手术患者术中的保温措施,可减少麻醉手术期间低体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双胎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对106例双胎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新生儿中早产和低体重儿占大多数,感染和窒息发生率高,存在胎-胎输血可能,易出现低体温、呼吸暂停、血糖紊乱及喂养不耐受,而且双胎间问题的出现具有雷同性.106例经精心护理,76例治愈出院,24例好转出院,6例转NICU治疗.结论 耐心细致的全面护理,可使双胎新生儿顺利度过保暖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危险关口,促进其健康.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8166例手术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9 018例手术病人设为观察组,应用HFMEA对术中体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失效风险环节,选择其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的5个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下降(P0.01),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将HFMEA应用与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可以准确把握防范低体温的重点管理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综述病人在围术期发生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综合保温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8.
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体核温度恒定在37℃,而围术期体温在36℃以下称为体温过低,这一现象在术过程中容易被医务人员所忽视。手术中由于麻醉剂的影响,消毒皮肤时裸露皮肤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99.
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当手术中体温降至36℃以下时称为低体温.低体温易致心脏病、血凝病、抵抗力降低、伤口愈合缓慢川等不良后果,加强围术期体温监测,积极防治低体温,对病人术后恢复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0.
卫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51-352
目的分析总结97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合理进行护理评估,积极复温,保证热能供给,预防感染以及对患儿家长的护理指导等。结果本组97例患儿,12h内复温的32例,24h复温的63例,48h复温的2例,护理效果满意。结论本病主要是因寒冷所致,采取正确保暖措施,保证供给足量的热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