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0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76篇
预防医学   9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4篇
中国医学   222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81.
伤寒论》中小便利否,有小便利、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数、小便少等.小便利否,反应了机体水液的输布、排泄,和津液之盛衰.因此,《伤寒论》将其作为诊察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现对此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82.
非典型伤寒的误诊分析李延香,查贵桃(附属二院传染科内科241000)近几年来非典型伤寒日趋增多。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院自1981年至1991年收治伤寒326例,其中误诊6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0例,女34例;年龄14~69岁,...  相似文献   
83.
本文综述本校传染病学教研室1955~1995年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内容包括10余种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其中以华支睾吸虫病、恙虫病等有广东特色的传染病以及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影响人民健康最普遍的传染病为重点。反映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本教研室对防治这些传染病所作的贡献。所取得的成果,相当一部分通过多年来的验证,已获得广大传染病工作者所认同或列为常规,部分已获得部委级奖励。现在重温这些成果,可能起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85.
张庆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419-1420
<正> 我院1991年12月~2002年12月共收治伤寒患者170例,其中早期误诊或漏诊共23例。现通过对其误漏诊原因分析,以期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9例。年龄5-49岁,10岁以下15例,10-30岁5例,30岁以上3例,平均年龄(11±6)岁。其中早期诊治在我院门诊10例,住院患者11例,外院转诊2例。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为7~20d,平均10d。1.2临床表现 23例均有持续发热,其中不规则热10例,  相似文献   
86.
87.
88.
黄疸病的治疗古今医家多采用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法。文中提出治黄必利湿活血,兼以清热解毒,散寒等法,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90.
引火归元法渊源于《内经》,发展于历代诸家,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其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对此问题作一探讨。1 奠基火不归元学说《伤寒论》少阴篇以较多的篇幅和条文论述了少阴寒化、热化所致的火不归元病。如317条(以下条序均以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编著的《伤寒论译释》为准)曰:“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此为阴盛格阳,即阴逼阳离型火不归元(水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