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0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076篇
预防医学   9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44篇
中国医学   222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98篇
  1996年   307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29篇
  1991年   244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小儿伤寒致多脏器损害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年龄段儿童均可感染,作者收集我院自 1985年 5月~ 1997年 5月伤寒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 10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2.
《健康大视野》2007,(6):12-17
河南南阳,中国医圣张仲景的故里。史料记载,仲景少年时"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后著《伤寒杂病论》16卷,约成书于三世纪初(200—210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经验总结性的临床医学著作。该著熔理法方药为一体,开辩证论之先河,创中医医临床医学之体。自唐代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张仲景为医学"先师",中国历史上尊称他为"医圣",更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之说法。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医学界后人再次汇聚于医圣故里,共同探讨有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工作的问题,在振兴中医药事业的旗帜下,弘扬中华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让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3.
我院于1988~1990年采用氟哌酸对90例伤寒进行治疗对比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诊断依据:①持续发热7天以上,体温逐渐增高,呈稽留热或驰张热.②起病较缓,伴表情淡漠,神志迟钝,腹泻或便秘.③相对缓脉,经 B 超证实肝及/或脾脏肿大.④未稍血白细胞减少至6.0×10~9/L 以下,嗜酸细胞计数0.04×10~9/L.肥达氏反应“0”凝集价在1:160、“H”凝集价在1:320或  相似文献   
54.
218例小儿伤寒临床特征分析及诊断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5):480-480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伤寒菌株变异。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 ,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我院收治 2 18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诊断均为细菌学或血清学证实。随机分观察组 14 5例 ,对照组 73例。男 138例 ,女 80例 ;男∶女 =1.7∶ 1。年龄 <3岁 2 5例 ;4~ 6岁 6 0例 ;7~ 9岁 90例 ;10~ 12岁 35例 ;>12岁 8例。发病季节 :1~ 3月 15例 ;4~ 6月 70例 ;7~ 9月 78例 ;9~ 12月 5 5例。全部病例均发热 ,其中弛张热 75例 ,稽留热 80例 ,不规则发热 6 3例。肝大12 5例 ,脾…  相似文献   
55.
靳士英  靳朴 《现代医院》2007,7(12):66-69
17清末民初广东伤寒学与温病学之发展(上) 清代至民国时期,广东伤寒学与温病学有长足的发展,表现为著名的医家与著作的林立,由师徒相授而举办学校,应对传染病能力的增强等等。考其原因,主要:一是病谱的变化,海外传来许多新的疫病如霍乱,烂喉痧等,老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等的不断爆发流行。二是西医传人,废止中医之举屡起,中医危亡不能不起而抗争,研究理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举办学校、出版著作与刊物都势在必行,实际是寻求奋发图强、发展中医之路。现就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几位伤寒学家与温病学家略加介绍,以见一般。  相似文献   
56.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夏秋季节好发 ,儿童与青壮年易感 ,且症状重、并发症多。伤寒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1990年 9月~ 2 0 0 2年 6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 15 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住院患者 30 0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15 0例中 ,男 86例 ,女 6 4例 ;平均年龄 30 .5岁。病程 6~ 2 0天 ,平均 9.5天。对照组 15 0例中 ,男 84例 ,女6 6例 ;平均年龄 2 9.6岁…  相似文献   
57.
谈仲景的辨病与辨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辨病与辨证的学术问题。对仲景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张仲景对某些病证有很深的认识。并揭示了它们的证治规律;《伤寒杂病论》中有些疾病以单个症状命名,存在局限性;张仲景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但更多的注重辨证论治,指出,当前不应回避辨病(西医病名)和辨证(中医证名)相结合这一中西医互补而有利于提高疗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8.
患者 ,男 ,19岁 ,战士。 2 0 0 0年 8月始渐感头晕、眼花 ,面色苍白 ,军训时多次昏倒。 10月初出现齿龈出血 ,同月 2 0日突然畏寒 ,持续高热 ,间有抽搐 ,当地医院给予青霉素、地塞米松治疗 ,高热持续不退 ,于 10月 30日住院。  查体 :体温 40 .7℃ ,表情淡漠 ,贫血貌 ,无皮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颈无强直 ,胸骨压痛 ,肝、脾肋缘下未及。血常规 :Hb 75g/L ,WBC 5 .9× 10 9/L ,BPC 32× 10 9/L。血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0 .0 1,淋巴细胞 0 .6 9,单核细胞 0 .0 2 ,组织细胞 0 .2 8(戒指样组织细胞 0 .0 7)。骨髓检查 :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59.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反佐调理脾胃之法,主要体现于泻心汤系列方证,其代表方剂首推半夏泻心汤,主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之痞满,呕吐下利诸症。其方妙在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  相似文献   
60.
伤寒沙门氏菌感染4例李金秀(福建厦门市集美医院)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数地区伤寒发病率日趋下降,而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却见增多,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尤为显著。国内鼠伤寒的报道有所增加,儿科病例的特点是;发病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